易联支付因盗刷而出名 个人信息如何被泄露成未解之谜
来源: 法治周末
2015-10-22 10:58
分享

  之前,从未使用甚至听说过某一第三方支付平台,可如今,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却被它给转走了——这样蹊跷的事,让北京白领刘梦(化名)心惊不已。

  目前,大量与刘梦遭遇类似的投诉案例,出现在了21CN聚投诉平台上。众多当事人均反映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以购买各种商品、充值话费和游戏点卡等五花八门的方式盗走,而银行记录中的扣款方都指向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易联支付。

  聚投诉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10月13日下午,关于易联支付的有效投诉量已达到101则,投诉解决率为23%左右。

  让人诧异的是,在盗刷事件发生前,一些消费者甚至根本都不知道有易联支付这家平台的存在。那么既然如此,消费者银行卡里的钱,又为何会被一个与其“毫无瓜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给转走呢?

  用户喊冤:为何都是被易联支付划走了钱

  “我银行卡里的钱被易联支付转走了3000元。”与记者通话的时候,北京白领刘梦正在当地公安局等待领取她的报案回执单。

  刘梦告诉记者,10月11日晚,她的招商银行卡遭遇了盗刷,但当时并未收到任何提示,第二天,她发现问题后马上致电银行询问,对方客服人员表示:这笔钱被用于购买了理财产品。

  随后,刘梦专门查询了近几天的银行卡消费记录,其中一条3000元的消费信息中显示,款项为易联支付所代扣。

  南京的一位消费者则在聚投诉平台上发帖称,10月5日,他接到一个来自杭州自称是某游戏网站售后人员打来的电话,询问其是否用招商银行卡购买了9万多元的游戏点卡。

  当消费者登录手机银行进行查看时,发现已经有三笔交易共计22800元,就立即致电招行进行挂失,但此时这三笔钱已经通过易联支付转入了一家商户。

  一位广州消费者告诉记者,虽然“盗刷”的方式有所不同,且盗刷的银行卡涉及到多家银行,但最终这些钱都通过易联支付平台被转走,而除了聚投诉平台以外,新浪微博等平台,也都有大量关于易联支付的投诉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一些消费者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名为“易联盗刷受害者”的QQ群,共同商讨维权对策。

  平台辩称:被犯罪分子利用

  刘梦告诉记者,事后她曾致电招商银行进行询问,对方客服人员当时表示,原因在于她的银行卡信息遭遇了泄露,但并未给予更为明确的解释。

  记者对此致电招商银行进行询问,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应。

  而中国工商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则表示,据分析,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可能是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银行客户账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冒用客户身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

  “对于客户反映非本人交易的情况,工行积极协助客户进行查询,并督促第三方支付平台核查原因、及时退款,维护客户合法权益。”上述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特约研究员、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延来也有着同样的看法,即:此次盗刷事件,较大的一个可能性在于,有人盗用了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进而绑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消费。

  “经易联风控部门调查核实发现,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从各渠道,如木马、钓鱼网站、黑市购买等,获取了消费者的银行开户信息及取款密码,仿冒银行卡用户身份通过易联支付通道进行扣款支付。”10月16日晚,易联支付风险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名易联支付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在支付过程中,不法分子输入了消费者的正确银行卡开户信息以及正确的银行卡密码,通过银联及发卡行的验证,导致资金被盗刷消费。

  “易联风控部门收到用户投诉并核实后,会第一时间通知商家冻结账户资金,并原卡退回。”易联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出于合规因素考虑,为有效核实消费者银行卡被盗刷是否属实,通常金融服务机构会要求用户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及报案材料等,易联风控部门也按此要求进行核实处理,但部分用户不愿报案,所以导致易联风控部门无法及时协调退款处理,对此希望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配合与谅解。”

  原因:为何“绕道”第三方支付

  “如果能证明易联支付方面向犯罪分子提供了消费者的银行卡等相关个人信息,或明知其支付系统存在漏洞而不加以修复,则构成侵犯消费者财产权益的行为,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向消费者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北京同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郭香龙告诉记者。

  不过郭香龙也坦言,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确实属于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从而成为了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一个“中间工具”,从相关法律层面考虑,则很难认定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而据了解,其实类似的盗刷事件此前也曾有所发生。早在2014年2月,就有媒体报道称,江苏省常熟市公安局当时接到数起通过“易宝支付”快捷支付平台盗刷受害人信用卡的诈骗案件。

  该报道中显示,经过警方分析调查,不法分子首先利用熟人关系和职务之便,非法获取大量消费者信用卡及个人信息;接下来假冒信用卡持卡人,通过拨打银行客服电话,修改持卡人银行预留手机号码,将受害人的信用卡及修改后的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与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关联,以此实现盗刷。

  那么,既然不法分子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银行卡或信用卡信息及密码,为何还要绕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完成盗刷呢?

  “单纯知道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银行卡或信用卡的卡号及密码,而没有银行卡等交易介质,并不能进行实体店的刷卡操作,因为所有实体店交易都必须刷卡或者通过读取芯片来校验信息,所以不法分子可能才会借助于虚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网络方式来完成盗刷。”一位多年从事银行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未解之谜:个人信息如何被泄露

  “整个盗刷的流程可能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制作虚假网站,诱骗消费者进行点击,从而将木马等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病毒等植入到消费者的手机或电脑上,在消费者输入密码和银行卡卡号时复制其个人信息,之后再通过正常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的盗取。”上述银行从业人士分析道。

  这种推测也得到了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棕榈树创始人余非的认同。余非认为,还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在一些商家的支付渠道中植入了木马等病毒,当消费者使用这些商家接通的已经受到感染的支付渠道进行支付时,自己的信息也就被泄露了出去。

  但在此次事件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究竟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目前仍属未知。

  易联支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易联支付一直与广州市公安局网监部门保持紧密合作,此次将尽全力调查和追踪,争取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该事件的发生也提醒了消费者,在支付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安全级别较高的平台,以此尽量避免自己的重要信息遭遇泄露。”余非提醒道,“曾有部分消费者认为,某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操作流程过于繁琐、消费体验差,其实繁琐的流程恰是一个充分验证保障安全的必要步骤,因此在自己的账户安全方面,消费者还是应该认识到这点。”

  郭香龙告诉记者,金融互联网时代,一些支付平台存在技术漏洞,使得不法分子更容易盗取消费者银行卡等重要信息,因此作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言,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对银行卡持有人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还要着力解决其支付方式存在的一些技术漏洞,多设置一些验证环节,在效率与安全的权衡取舍方面更多牺牲一点效率,更看重一点安全。

  “在国家法律制定和司法层面,政府也应该加重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如果存在相关侵权行为,宜加重责任,从而倒逼其对消费者财产安全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郭香龙进一步表示。

  易联支付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易联风控部门正在针对近期的银行卡盗刷案件进行总结、梳理,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自身风控体系,加强对支付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手段,从而有效防止异常交易及风险交易的发生。

分享
名称
成交量
成交利率
1
21190.64万元
10.35%
2
2590.64万元
10.35%
3
21190.64万元
10.35%
4
21190.64万元
10.35%
5
21190.64万元
10.35%
6
21190.64万元
10.35%
7
21190.64万元
10.35%
8
21190.64万元
10.35%
9
21190.64万元
10.35%
10
21190.64万元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