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典型自融案例分析 五招判别自融平台
来源: 盈灿咨询
2015-10-20 10:17
分享

  第二、“盛融在线”自融事件

  盛融在线隶属于广州志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曾是广州最大的P2P网贷平台,总成交量曾高达126亿元。如此庞大的平台在2015年初轰然倒塌,违规自融是其致命的伤。

  2015年,春节前夕,盛融在线提现困难的消息在坊间流传。2月11日,盛融在线在官网发布公告,限制2000元以上金额提现,此消息将盛融在线资金告急推向了高潮。短时间内,大量投资人要求提现,金额高达4.3亿,无能为力的盛融在线无奈关闭整顿。

  盛融在线负责人刘志军在解释资金去向时表示,江苏省的一个高科技园项目借走了盛融在线的大笔资金是导致盛融在线因挤兑而倒闭的关键原因。后来据记者调查发现,刘志军口中的这个项目,就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江苏联炬智慧城,2014年11月8日正式落户,同时更让人吃惊的发现是这个项目的运营公司江苏联炬高新技术创业公司(简称江苏联炬)居然是刘志军的关联公司,刘志军一直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直到盛融在线东窗事发,才紧急卸任。毫无疑问,盛融在线借款给江苏联炬就是刘志军个人赤裸裸的自融。

  早在2012年7月,某知名P2P公司高层在网上爆料指责“盛融在线成立以来,刘志军就是最大的借款人”。根据某知名第三方信息平台调查,仅用tonyliu一个账号,刘志军就在自家平台上总共借款了1.89亿;更有业内人士称,刘志军拥有的账号远不止这一个。目前盛融在线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被刑事立案。

  第三、“德赛财富”自融事件

  2015年8月27日,温州厨工酿造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徐芳等人设立P2P网贷平台“德赛财富”非法吸存案一审落幕。被告人徐芳、郑永、叶海燕均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5万元;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万元。

  德赛财富成立于2013年8月,由温州市乾伟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平台打着P2P网贷为投资人牟利的名义,承诺年化收益24%的回报和高额奖励,向社会公众推广P2P信贷投资模式,吸收公众通过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到“德赛财富”平台开设的账户。

  截至2014年4月份,“德赛财富”共吸收约118名投资人共计约2942.95余万元,徐芳将该些款项部分用于“德赛财富”网络投资平台的创建和日常运营,部分用于温州厨工酿造有限公司的经营,造成1358余万元的款项无法偿还。

  如何识别自融平台

  第一、是否存在资金存管制度

  对于P2P平台来说,银行资金存管将是监管层的硬性要求,不过在正式监管文件出台之前,有的平台仍然不选择资金存管或选择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资金存管。不管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存管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投资者的钱与P2P平台的钱分开,杜绝平台自融和挪用用户资金的可能,是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有效措施。如果尚存在无资金存管的P2P平台,那么自融跑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投资人需谨慎。

  第二、标的的分析

  通常来讲,自融的标的为虚假标的,利息高、期限短,同时标的信息不透明或者相对简单和彼此雷同。对于短时间内发布大量大额标的或频繁地发布等额小标的都可能是自融的主要征兆。

  第三、借款人分析

  自融平台一般借款人数量比较少,借款人信息雷同,或者同一借款人多次成功借标,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借款人是企业法人,那么需要查询了解清楚其是否为关联企业。

  第五、平台信息查询

  查询平台是否有完整的工商登记手续,平台团队信息是否真实。通过跟知名平台进行比较,其网页设计,内容布局或信息完整度是否可靠等等。

  随着行业的自我完善,P2P平台的自我美化手段也越来越多,是否存在自融嫌疑越来越难判断了,但是其造成的风险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除了直接给自己融资以外,其他的间接自融因为多层次的关联而导致其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而不易被察觉。自融就是P2P网贷行业的一种风险,故意自融的平台虽必定作死,但投资人需擦亮眼睛。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阅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名称
成交量
成交利率
1
21190.64万元
10.35%
2
2590.64万元
10.35%
3
21190.64万元
10.35%
4
21190.64万元
10.35%
5
21190.64万元
10.35%
6
21190.64万元
10.35%
7
21190.64万元
10.35%
8
21190.64万元
10.35%
9
21190.64万元
10.35%
10
21190.64万元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