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王
自20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的两年,随着近期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持续进入,行业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产品的同质化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上布局移动金融、业务上向综合化金融平台转型已成为当前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求生的着力点。
“移动互联的无边界性可以帮助用户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与碎片化的资金进行理财。未来5年,移动金融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突破口。提早布局,将有助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未来的5年站稳脚跟。”金信网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安丹方表示。以金信网为例,该企业继APP上线后,近日,又创新推出了一款逐月涨息、随存随取、期限自由、当日计息的APP独享产品——加息宝,宣告其移动金融部署加速。
事实上,与传统的互联网金融相比,移动金融不仅拥有更大的受众群体,而且用户群更偏向年轻,这也决定了移动金融的用户群对平台的创新会更加认同。
蚂蚁金服实行的大平台战略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凭借着支付宝平台、招财宝平台及蚂蚁聚宝等一系列平台,容纳了包括基金、保险、银行、交易所等金融机构。
有业内人士表示,蚂蚁金服大平台战略的最终目的,可能是要建立一个服务于各类交易的金融生态系统,倒逼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于这个系统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相较于阿里的大平台战略,京东金融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的战略显得更接地气。近期京东金融更是公开透露,其“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已获证监会批复,并由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完毕,将于今年10月在深交所挂牌。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是京东金融联手华泰资管共同推出的一项金融创新业务,是整个资本市场第一个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具有引领行业的破冰意义。
“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的顺利发行,除了表明京东金融有能力做专业金融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京东金融能够通过金融创新,创造更多对行业、对市场都有价值的服务,这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不同。”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表示,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开启,意味着京东金融的大数据征信体系开始向更多的领域进行输出,不只是银行,包括券商资管、保险等金融机构,也认可京东的数据。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表示:“移动与金融融合,仅仅把移动互联网当成是金融产品的渠道远远不够,需要根据移动互联网性质对金融产品本身进行创新。移动金融依托移动通讯终端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具有范围广、经济性及高效性的特点,因此企业在设计移动金融产品时,可以在随身、便利、高效等关键点上下功夫。此外,在获客、征信、定价等方面,移动金融与传统金融有较大差异,移动金融企业可以将这些差异作为移动金融创新的基础,进行差异化竞争。”
因此,在移动端的创新方面,京东金APP3.0里,并不以高收益来招揽客户,其绝大多数产品为“移动而生”,而非把PC端产品直接移动化。
就比如京东金融APP3.0有一个业内独创产品——大数据理财,用户投资一万元,可以看到和他投资相同的用户们每天最多赚多少钱每天最少赚多少钱。此外,京东金融还有一款智能理财产品“智投”,也是京东金融结合智能化理财趋势创新研发的新产品,投资者只需要填写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智投”就会通过特定算法,结合京东大数据体系,同时依托京东金融丰富的产品线,为用户提供免费个性化智能投资组合。
在移动技术的支持下,金融可以实现“多快好省”的发展。但要注意,移动金融为“金融服务于各个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设施,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跟上创新步伐值得所有人思索。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黄震认为,移动金融时代的创新创业有三种方式:在移动金融生态链中做修补工作;在移动金融已有的基础上创新创业,实现产品的升级和整合;利用移动金融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
黄震倡导,移动金融时代应该兼容并包,宽容各种创新,鼓励试错,将移动金融渗透到各个场景中,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