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以来,互联网金融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的说这是对传统银行的根本性挑战,断言银行要被颠覆了。更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后,它将取代现有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形式,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将不再起作用,甚至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功能也会被取代,等等。于是不少人跃跃欲试,都想投身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认为这是难得的商机。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银行真的落伍了吗?
@午夜阳光(中国证券报首席记者)
即使再怎么“高大上”,金融也是服务业,互联网时代,服务业的核心是用户体验或者服务品质。但在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下,银行就是“大爷”,不愁业务不思创新,以致于效率低下,缺乏灵活性,缺乏创新精神。同时,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是受银行落后的体制所掣肘。银行落伍之处,即是如此。
在欧美等成熟的经济体中,中小微企业占据着重要位置,鼓励创业,给中小微企业更多扶持,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应有之义。而在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方面,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有其灵活、高效、体验好的优势,以此可与传统金融形成互补。但也不可凭此就过分夸大互联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传统的金融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互联网金融仍然是传统金融的有力补充,尚无法撼动其主导地位。
@金融分析师陈凯歌(互联网金融分析师,新浪财经,鸣金网专栏作家,虎嗅作者,电台评论人。):
银行真的落伍了吗?其实银行的业务不是没有落伍,而是在表现方式和产品研发上有别于现在流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利差大幅缩小,目前银行业净息差在2.5%左右,未来还会进一步下跌。而目前银行传统的信贷流程,服务群体以及征信方式都难以做出大的改变,更多的是利用银行电商、直销银行以及类P2P平台进行一些业务创新的尝试。
所以,有理由相信银行也在积极改变,但短期内无论是监管趋势还是业务架构都难以根本改变。而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优势是在温和监管的局面下获得了数据征信、产品研发以及渠道对接的优势,并且满足了很多低门槛人群的投融资服务需求,在长尾理论的作用下获得了量级的变化。
@哪吒哪吒(互联网金融从业者):
与其说银行落伍,不如说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走的本就不是同一条路。长久以来,我们国家金融体系的天平是倾斜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它长期倒向于国企和央企,而天平另一端的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需求,则被长期压抑。这种不平衡状态持续发酵,摇摇欲坠,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才有了转机。于是,我们用上了网银、银联支付,我们也用上了支付宝、余额宝和P2P……我们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天平也就开始恢复平衡,这是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共同努力的结果。
与其说银行被超越,被取代,不如说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在融合,它们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同行者。未来的金融环境,想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存状态,到那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干了银行的活,银行也成了一个互联网企业,有何不可呢?
@乌鸦乌鸦(互联网金融观察者,发掘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前端的先进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银行落伍了吗?这个命题很有意思,回答当然是没有,以前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更不会落伍。黑了银行这么久,诟病银行不是普惠金融,只顾高净值客户,手续多,服务差,耗时长。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截至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破产的银行就是海南银行,反观P2P,截至上月,新增问题平台664家。
再者,银行监管体系比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模式完备的多,上有银监会,还有银行业协会对从业人员的约束,从业人员也是经过培训拥有从业执照,加上国家征信系统对其开放等远远比互联网金融有优势。另外,银行面年对实体经济,城建的投资远远高于互联网金融,名义上的普惠金融,更多的是挂羊头卖狗肉,学生分期,单单促进了消费的,但是学生的购买能力毕竟有限,车贷房贷信用贷,试问多少的借贷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满足个人的嗜好,赌博消费。凡事都有两面性,银行不足的确实存在,互联网作为工具能被银行系统接纳并实际运用,在未来也更具竞争力。随大势,才能不落伍。
@麦芽糖(深圳电视台财经记者,互联网金融研究员)
说到银行,多半小老百姓内心都是崩溃的:不说存款端,客户享受优质高效服务的门槛高、成本高;信贷端,小老百姓,甚至一些企业简直难从银行得到服务。但尽管如此,在国内银行仍然是最赚钱的。
历来全球百强上市企业里,中国企业上榜名单里,除了“两桶油”就是银行,想必今年仍然一样。每到年结业绩报告,银行利润都以“日赚”多少“亿”为单位来衡量。如果在服务的便捷性、人性化上面,说银行落伍了,不如说它根本就没有进步的市场要件。
如果哪一天银行也要发愁生存问题,自然会为它的客户服务想得更周到。
@申静(P2P圈联合创始人,互联网金融行业小兵)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很多人都开始质疑传统银行落伍了吗?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好传统银行也好,都是从事的资金业务,银行在资金成本端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也就意味着银行能够『躺着挣钱』,这也是银行缺乏创新动力的根源。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传统银行很明显已经落伍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了效率优势、借助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真正意义上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面对国内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传统的银行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在贷款端和理财端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从两端同时降低了门槛,快速整合了社会资源,并完成资源分配。这将会是传统银行在未来面对的巨大挑战。
@肖飒(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从目前来看有两条路径:银行的互联网化以及互联网的金融化,其本质及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即金融,只是新科技新渠道化的金融。第一阶段,互联网的金融化较成功,如BAT以及各类草根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而银行的互联网化明显落后,即使如工行的EICBC虽风头正劲,但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并未引起较大影响,但风控是金融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持续低迷,资产质量不可忽视,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过去短短几年内并未能建立比银行更精准的风控能力,银行等传统金融金融却有望能携风控优势,借助新技术、新管理体制,进而取得优势。
@俯瞰风景(金融学硕士,具备多年金融行业从业及投资理财经验;现于某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任职副总经理)
假如将金融看作一条食物链,那么银行所处的位置基本上是接近食物链顶端的。这意味着银行在接触优质资产方面具备先天优势。长久以来,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创新,至今其主线服务依然是遵循传统的模式,尽管有个别银行尝试开展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但最终的失败可能有着更深层的内部原因。虽然都大家知道在新时代要求变,但事实上操作起来银行有着太多的桎梏无法摆脱。
互联网金融一方面对传统行业进行革新,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当传统金融模式下,企业无法取得所需的融资,才退而求其次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对接,甘愿承受更高的融资成本,这从侧面上其实反映出目前经济下行持续受压,实体经营越来越不好做,便宜的资金已经比以前更难获取了(大型企业如是,更别说中小企了),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传统金融的代表机构——银行,业务收缩是在所难免的。但这是否意味着银行会被划出互联网金融的游戏圈呢?当《指导意见》中提及的主管部门正式公布监管细则时,大家就会知道了。
小编:这是一个变化很快的世界,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网购会取代很多传统商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互联网功能迅速进步,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在大家充分肯定互联网金融便捷性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其尚未成熟。银行虽在互联网化明显落后,但是银行干爹财大气粗有着绝对的优势,断言银行已经过气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然而银行确也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方可继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鸣金网官方立场,如需刊登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