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平台和平台的问题?
来源: 鸣金网
2015-12-28 15:18
分享

  从源头说,理性的丧失是平台问题频发的根源。平台违规是逐步变本加厉的,投资者也是一步一步疯的。

  首先来说,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问题平台和平台的问题,是昨日的积累,问题的根源往往是2年前(至少半年前)就已经埋伏下的,经过累积,至今日终致爆发。就是说,这些隐患都是早已存在的。平台经营者如此,网贷投资人亦如此,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改正过来,今后还会爆出更严重的问题。

  作为平台经营者(或创业者),我们都能意识到P2P的互联网属性,但更不能忘记她的金融属性。我们能做出好的概念、好的体验,一流的团队、一流的推广,短期做大平台、快速建立品牌。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性看待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平台自身的风控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眼下创业都讲情怀,我相信绝大部分的问题平台,出发点和初衷是好的,只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关键的问题时,没能坚持原则,一步步失去理性,越走越远。比如,资金没有托管的情况下,面对沉淀资金形成的资金池,禁不住诱惑挪作其他投资,造成损失或资金链断裂;经营不畅、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禁不住自融,致使亏空越来越大;迁就投资人的偏好,禁不住拆标,造成资金链断裂……到最后,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对平台来说,保持理性的根本是要不断拷问自己:我们能确保安全吗?模式是否偏离了我们的初衷?我们的能力是否能够支撑业务发展的速度……

  平台屡出问题,出了平台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资金池、自融或拆标),经营能力、风险控制与化解能力欠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人自身的不成熟,理性欠缺。在我们的分析调查中,很多人,超过一半,存在着“小三儿心态”,判别标准扭曲,迷恋外在虚华的假象,明知存在安全隐患,却不肯回头,心存侥幸。

  一方面他们知道P2P有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们又期望坏账与自己无关(内心带着刚性兑付的期许)。明明知道不托管、资金池风险大;明明知道第三方支付平台不等于第三方托管;明明知道“框架担保”是忽悠人的、信用担保效率差;明明知道看不清生意模式、不能了解资金用途风险大……不正视安全隐患,及早远离危险,却期望通过媒体报道、名人背书、干爹厉害(背景强大)、或广告拍得漂亮,或场地高大上、网站页面做得漂亮……来寻求安慰。

  另一方面,他们又保持高度警惕、极度恐惧,抱团取暖的心态十分流行;而这种抱团的做法和风声鹤唳的心态,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平台运营的压力和风险,比如说拆标和挤兑(投资人喜欢投1个月的项目,而真实的项目借款周期一般在3个月以上)。

  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保持理性,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平台在干什么?要明白不同平台的运作模式(有无资金池风险?是否存在自融可能?钱往那里去?收益从哪里来)、业务类型(不同类业务的不同风险等级)、风险何在(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概率是多大?)、如何保障(出了问题怎么办?要清楚不同保障类型的不同保障效力)……弄明白这些问题之后,再做投资决策。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鸣金网官方立场,如需刊登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
名称
成交量
成交利率
1
21190.64万元
10.35%
2
2590.64万元
10.35%
3
21190.64万元
10.35%
4
21190.64万元
10.35%
5
21190.64万元
10.35%
6
21190.64万元
10.35%
7
21190.64万元
10.35%
8
21190.64万元
10.35%
9
21190.64万元
10.35%
10
21190.64万元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