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不靠谱P2P平台
来源: 界面
2015-12-23 00:00
分享

  辨识平台靠不靠谱,除了看股东背景,合规化也很重要。

  说到合规,不得不提的就是2015年7月中旬央行等十部委下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该政策的出台对行业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因为指导意见的发布,合规化就成了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关键词,围绕合规化而进行的大大小小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也举办了数十场,各P2P平台也不再晒成交量、晒注册用户,晒得最多的已是“有多规范,有没有资金托管”。

  指导意见的细则出台已指日可待,留给平台合规化的时间也不多了。待细则出台,就会有明确的红线,有消息称细则实行负面清单制。

  合规化第一条,便是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

  投资者选择有资金托管的平台好处一目了然。P2P平台触碰不到资金,不会有资金池之忧,也就不存在卷款跑路的风险。投资者也不用担心在年关突然踩雷,本金全无而睡不好觉了。

  需要提醒的是,界面新闻发现,现在多数平台在未能实现托管,但却号称与银行有合作。

  仔细一看,是存款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或类似别的名目)在银行存管。

  这完全是两码事儿。风险准备金的存管,只是在银行开个账户把钱存进去;第三方存管制,指的是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在银行存管,投资者在银行有一个自己的账户,银行根据指令将资金转给借款人,整个交易的过程跟平台没有一点关系。

  因此,有第三方存管的平台,投资者注册时往往会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P2P平台注册账户,第二步是在银行开一个弱实名账户。在积木盒子平台投资就会如此,操作起来显得较为繁琐,但会让投资者更为安心。

  网贷之家对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的平台在70多家,占比近3%。显然,这个比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70多家中,目前也只有积木盒子与民生银行真实实现了系统对接,其余均为签属了存管协议,系统对接正在开发之中。

  合规化第二条,P2P明确中介性质,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

  自从指导意见出台明确P2P的中介性质后,越来越多的平台已经很少用平台进行本息保障的字眼来进行宣传了。考虑到若无本息保障难以安抚投资者,不少平台会与第三方担保机构,宣传为由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担保本息保障。

  事实上,多数平台的第三方担保机构与P2P平台存在关系,属关联担保。如何判断是否关联担保,可通过前文提到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查询二者股东之间的关系,一般就很容易看出来。

  未来,P2P平台将渐回归真正的中介,理性的投资者需要清楚的是,连银行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息,那么投资P2P时,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也将会承担一定比例坏账的风险。

  “兜底王”老牌P2P平台红岭创投硬扛近5亿元坏账,已让平台实力受损。该平台推出的金融超市本标板块已明确表示,不进行本息垫付。

  除上述两条外,不少P2P平台在合规化方面,还在尽量做其他的努力,希望能与监管政策靠拢。包括增加注册资本金、与会计事务所合作、与保险公司合作等事项,总之希望以各种方式自证清白。

  在P2P行业发展初期,注册资本从数百万到数亿的平台都有,有消息称,P2P注册资本可能会有个标准,门槛可能是3000万元-5000万元,这意味着百万级别的平台或不合规。因此,不少平台增加了注册资本金。

  平台声称与保险公司合作,这一点含金量并不高,保险公司通常是保障支付过程中的资金安全问题。目前还未出现对项目的兑付进行保险的产品。

  还有平台请来会计事务所,对平台的财务数据、年报进行审计,并将财报公开,此举利于平台数据的阳光化。

  当然,合规的核心依然是资金托管和平台的中介属性。选择了更合规的平台,投资者就相当于远离了跑路平台、自融平台和恶意诈骗平台。

  此外,还要看P2P平台的风控能力。

  带有金融属性的P2P平台,在业务能力上,风控能力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平台的风控能力呢?首先看看是谁在做风控,即高管背景。

  高管背景十分好查,通常在平台官网上的“关于我们”这一栏中可以查询到,但也不会只看平台官网的信息。

  界面新闻在近期测评部分非P2P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时发现,有平台根本没有高管信息这一栏,甚至公司高管没有任何一个人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言论,没有人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公司的软文却有数十篇高挂网上。也就是说,我们完全不知道是谁在经营这家公司。

  还有一种情况,有高管团队一栏,但高管名字是英文名,过往经历也语焉不详,连此人的熟人看完后都不一定知道说的就是这个人。

  这两种情况都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通常是高管深知平台不合规,不希望出了事情担责任,因此无人出面为平台站台。对待这些平台就需要特别谨慎了,建议剔除出投资备选名单中。

  在正常披露高管团队的平台信息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筛选。

  首先要看高管中金融从业者出身的比例多大。互联网金融当下准入门槛不高,部分平台高管层只有一个金融出身的高管,其他更多的都是互联网、技术、营销出身的人才。这个比例显然不够,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只是实现的手段,营销也是辅助平台成长的方式,金融才是其核心本质。

  “很多企业高管是从技术端或其他端跨界进入金融的,还不知道这个行业的风险有多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就如此评价部分跨界的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界面新闻测评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发现有不少平台是重技术重营销轻风控。

  红岭创投在遭遇数个坏账后,深知风控的重要性,在银行挖了数十位中高层前来进行风控把关。且不说效果如何,这种努力是值得认可的。

  再看重点负责风控的高管,原就职单位,从业时间长度。当然,此前就在银行负责风控的最佳,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有丰富的线下小贷从业经验者也可。

  在查看完高管背景之后,风控的另一要点便是如何审核与把关项目。

  在这方面,任何平台都会一道一道把自己具体的项目审核过程形容得天花乱坠,像是没有一笔坏账会逃得过我们法眼,所有的项目都是优质项目一样。

  这些形容无非是实地调查,借款项目通过率低,担保机构核查,平台复查等等……不是平台内部负责这块业务的人,很难判断在过程中平台对项目的审核执行的严格程度,隔着千山万水的投资者更难分辨。

  那么,这些方式究竟靠谱吗?只能说一句,在经济低迷期,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坏账不可避免,投资者要抱有这个心理准备。

  可以细想一下,如果项目本身优质到可以以更低的资金成本在银行借到钱,那还跑到P2P来高息借款做甚呢?

  部分P2P平台还会面临另一个风险——流动性风险。

  业内专家告诉你,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P2P平台若是纯中介性质,没有资金池,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投资者与借款人资金只会一对一的流动。若项目出现逾期,平台会有备付金。

  当然,需要关注的流动性风险是债权的流动性风险,即平台是否提供债权转让服务,或债权转让渠道是否通畅。若收益权凭证无法流通,转让范围受限,流动性不强,则投资者很难做到提前赎回。

分享
名称
成交量
成交利率
1
21190.64万元
10.35%
2
2590.64万元
10.35%
3
21190.64万元
10.35%
4
21190.64万元
10.35%
5
21190.64万元
10.35%
6
21190.64万元
10.35%
7
21190.64万元
10.35%
8
21190.64万元
10.35%
9
21190.64万元
10.35%
10
21190.64万元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