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看到一则媒体报道说是深圳前海已经聚集1484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生态圈子已经形成,似乎大有一派繁荣盛大之象。文中还列举了大量的数字,用以说明这片区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势头。
诸如2013年和2014年前海新增的金融和类金融企业数量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8倍和4倍;而2015年仅到7月,新增的金融和类金融企业数量就已超过2014年的全年数量。
诸如至今年7月底,新兴金融业态中,绝对数量最多的股权投资企业有7681家,注册资金4016亿元,职工人数61798人,分别占前海金融和类金融企业相应数据的36.0%、31.1%和33.4%;在这些新兴金融业态中,相对优势最突出的是商业保理有1166家,融资租赁有453家,互联网金融有1484家,分别占全市商业保理企业总数的91.7%、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的86.3%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总数的86.2%。
诸如截至9月底,前海已有注册登记的金融及类金融企业25447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股权等各类投资、财富管理、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和小额贷款公司。
看罢数据,有人看到的是繁荣,有人看到的也是泡沫。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决定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如此之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过江之卿,然真正有实力,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到底有几家,往往不得而知。仔细梳理一下,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大致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轻资产。这里的轻资产是指成本低,主要是指互联网金融企业比较轻资产,重技术。可能,带着一个平台和几个客服人员,就能成立一家平台,展开业务。这样就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是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比如可以利用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
3.覆盖面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
4.风控弱。这里主要是指大部分互金平台风控弱和监管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5.风险大。一是信用风险大。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
所以,从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互金的数量并不能代表其质量,只有当整体行业的质量都提升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是蓬勃发展。如果,跑路的过多,出问题的过多,数量只能是一种泡沫。
当然了,数量多,说明了产业的聚集性。而一旦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通常伴随着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产业聚集将会提高区域内企业间的协作效率,同时也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吸引到更多的专门人才。
但是,互金的人才需要的是跨界的,综合的。毕竟,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跨界的新兴行业,跟传统的行业还不太一样。传统行业,往往是建个工业园,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就可以发展了。投入的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多,成效也比较慢。
但是,互联网金融不同,依靠互联网技术和运营手段,可以在短时期内发展起来。看似轻资产、地门槛、快步伐的背后,实则是对风险的把控,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有着很高的门槛。
而互联网金融影响力也更大,破坏力也更强。一旦倒下,受害的可能不仅仅是几个人,很有可能是成千上万的人。
所以,广大的投资人及各地政策制定者,不要紧紧被眼前的数字所迷惑,要更加看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