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董事长张光华:公募丰富了我的人生

来源:金融界
2018-03-15 15:34:03

他和管理团队力挽狂澜,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将一家老牌基金公司从下滑的窘境,重新带回到第一梯队,资产管理规模翻番,各项业务驶上正轨,迎来风华正茂的20岁,迎来充满希望的明天。

他既高瞻远瞩又身先士卒,作为基金公司董事长,一面把握未来发展战略,一面时常深入一线,到金融机构营销,到市场调研,为博时的发展无私地贡献自己的“朋友圈”。

从央行青年干部,到商业银行高管,并兼任过保险、投行、基金、租赁等机构的董事长,最后掌舵基金公司,他几乎备齐了从监管机构到各类金融机构的完整履历。

他,就是博时基金董事长张光华。

一个暖意融融的南国冬日上午,张光华分享了他的公募情缘。

博时基金董事长张光华:公募丰富了我的人生

勇挑重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张光华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挑战不断,精彩纷呈。一路行来,他风雨兼程,肩上责任重大,但成就更大。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张光华1979年迈入大学校园,1986年进入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从事外汇管理的政策研究工作。1992年,他赴人行海南省分行工作,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副局长。那个位置,不仅意味着他成为当时央行系统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之一,而且意味着在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处置海南发展银行等金融风险的历史事件中,他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1998年底,人行系统改革管理体制,设立了跨省的九个大区行,张光华担任广州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当时,广州分行辖区有三大特点:金融总量大、经济发展差异大、金融风险也比较大。情况复杂,得时刻警醒,一点都马虎不得。”1998到2002这三年,张光华在广州分行的领导下,全力参与到防范和化解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战斗中,励精图治,披荆斩棘,在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方面经受住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

2002年,年仅45岁的张光华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行长。因设立之初承担支持地方建设责任和由各级政府建立的多级法人体制等积弊,当时的广发行一面是坏账高企而拨备甚低,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一面是内部管理问题复杂,历史包袱沉重。“我实际上是肩负着重组广发行的重担上任的。”

张光华接手时,广发银行已困难重重。对广发银行的改造,张光华一面得大刀阔斧,一面得小心翼翼,用他自己的话说:“既不能激进,也不能保守”。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广发银行的内部管理得到规范和加强,业务发展出现了新的势头和亮点。2006年底,广发银行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央行、银监会的领导、支持下,成功地引入了花旗集团、国家电网、中国人寿(27.13 +1.19%,诊股)等战略投资者,作为行长的张光华对广发的重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次年,张光华“功成身退”,加盟招商银行(30.54 +0.49%,诊股)。

此后,他在招行一干八年。历任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副董事长;并兼任过招商基金董事长、招商信诺人寿保险董事长、招银国际金融董事长、招银金融租赁董事长、永隆银行副董事长……身兼数职,工作繁重,为招行的批发银行业务、综合化经营、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等业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他离任时,招商银行董事会在公告中表示:“对张光华先生任职期间做出的重大贡献表示肯定和衷心感谢”。

从1986年硕士毕业进入金融业,到2015年加盟博时,日月轮转,白驹过隙,转眼29年光阴。这期间,张光华的职业角色涵盖了监管机构、商业银行、保险、投行、基金、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且都担任主要负责人。他经历过的机构,有的低谷崛起,有的更上层楼,无一例外都走出了一条上升的业绩曲线;他用自己既脚踏实地又远见卓识的战略思维,用自己不畏挑战、勇挑重担的实干精神,一次次不负重托、完美交卷。

而对着这些漂亮的成绩单,张光华只是谦虚地笑笑:“我可以说是有着金融行业‘全牌照’的从业者了”。

2015年7月,A股市场刚刚从“疯牛”转入到深幅调整阶段,张光华在这种市况下再一次“华丽转身”,成为了博时基金的董事长。那时的博时,公募排名已从原来的前5名跌出前15名。新任董事长张光华与有证券监管背景的新任总裁江向阳一道,扛起了“一定要把博时带回来”的厚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