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将进一步升级扩容。《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按照当前规划,未来央企或形成2-3家运营公司,10-20家投资公司和若干家产业集团公司的格局。随着国资平台加快组建,基金系加速集结,尤其是在地方驰援上市公司的当下,国资运作进入活跃期。
当前,如何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为监管机构所关注。继10月30日证监会表示优化交易监管后,上交所在11月2日进一步阐释其在优化交易监管方面举措。尤其让市场瞩目的是,上交所将不再采用口头提醒等“窗口指导”方式,严格慎用暂停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
昨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后,A股中的证券板块急拉,领涨两市。A股近5次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迎来的都是一段上升行情,交易活跃度也有所回升。不过,目前对于印花税的调整方式还有不少分歧。其中对亏损投资者以及长期投资者免征或减征,成为关注点。
当前,无论是地方政府的风险共济发展基金,还是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均是一种缓释风险的市场机制安排,只能暂时缓解资产负债压力。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中国证券报认为,种种迹象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情况下,决策层将实施更加有力的调控对策和更加稳健的改革措施。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针对部分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监管层长短相济,频施“组合拳”,助民企信用扩张落到实处,让市场主体增强信心。
10月31日,人民银行宣布将于11月7日在香港发行两期央票,这是我国央行首次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央票。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今日在人社部2018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表示,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面,截至9月底,北京、山西等15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
人民币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重视的事实,足以说明世界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普遍抱有信心
截至10月31日,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其中,云南、贵州、江西等15个省份经济增速快于全国6.7%的GDP增速;河北、上海、天津等10个省份经济增速低于全国。西部省份成为经济增速中的“黑马”。多数省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29日晚间,中国电信公布了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前三季度经营收入达2849.7亿元,同比上升3.6%,利润达190.34亿元,同比上升2.7%。
随着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监管层稳定市场预期的动作也越发密集。10月30日,证监会盘中发布声明称,正在按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推动三方面工作,回应市场关切。
近日,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了今年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在目前复杂的条件之下,新公布的数据说明,中国经济抵御住了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
专家称有利于国有资本高效配置运营,监管体系还将迎更深层次改革。
与此同时,随着股份回购新政落地,一批上市公司纷纷购买自家股票护盘,让相关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深交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上市公司及相关股东、董监高,在制定回购、增持计划时应合理评估可执行性,不得通过忽悠式增持、回购,损害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