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香港股市都创出了10年新高,进入了牛市主升浪。那么,几个大盘股指数连创新高的A股市场,是否也进入了牛市了呢?
本周,在美股、港股迭创新高刺激下,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终于出现了正相关的联动效应,实现了16连涨。上证指数突破了去年11月17日的高点3450点,创了3498点的新高。
上证指数一周上涨1.73%,上证 50涨 3.29%,沪深 300涨1.43%,但深成指却下跌1.43%,中小板跌2.18%,创业板跌3.19%。
如果按2018年的涨幅,那么上证指数涨 5.45%,上证 50涨8.99%,沪深300涨4.85%,深成指涨2.32%,中小板跌0.13%,创业板跌1.32%。
连香港股市都创出了10年新高,进入了牛市主升浪。那么,几个大盘股指数连创新高的A股市场,是否也进入了牛市了呢?
港股凭借什么创历史新高?
香港经济并不好,2016年GDP增长1.62%,总量还不及深圳,产业空心化、转型升级迟缓。但是,从本周三(1月17日)起,港股连续3天刷新了2007年10月的历史高点31958点,稳稳站在32000点之上。这是为什么?
一是,与内地资金入市有很大关系。主要的功臣也是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新增资金入港。1月17日,港股通南下资金交易活跃,成交合计207亿港元。
南下资金净买入约合35亿港元,且连续17个交易日维持净买入。南下资金共计9200亿元,这对日冲击量只有600亿的港股,无疑是巨量“活水”。
二是,与恒指成分指数的不断更新,带动了市值增加有关。现在的恒指和2007年有很大不同。恒指总市值已经远超2007年高点时的市值,达到了22.52万亿港币,比2007年恒生指数的总市值18.52万亿,增加了4万亿,增长幅度高达21.59%。
与2007年高点时相比,恒指成份股中有30只股票相同。恒指成份股中新进21只个股中,有17只表现为区间上涨,平均涨幅达到884.52%,对此次恒生指数创新高中可谓“功不可没”。
三是,冒出了新经济的代表股腾讯作为领头羊。到了2017年年底,恒指的权重股变化很大,最大权重股公司已不再是中国移动、海虹控股、中国人寿,而是腾讯和汇丰控股。腾讯的影响已远超汇丰控股,目前市值已经达到了4.26万亿港币,股价经过10股送40股之后,目前仍高达450港元之上,复权后相当于2250港元,且一再创历史新高。取代了2007年中国移动、汇丰控股的“双雄时代”。正是靠腾讯的带动,激发了投资者的人气,引领港股节节创新高。此外,内地在港上市的房地产股恒大、融创中国,股价也暴涨近5倍(分别涨458%、414%),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
四是,港股的估值至今仍然合理。由于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而这些成分股票成长性良好,业绩优异,这也使得过去十年中,恒指甚至出现越涨估值越便宜的情况。
从市盈率(PE)看,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从2007年的23倍,大幅下降到现在的13倍。
从市净率(PB)看,恒生指数目前最新的市净率水平在1.4倍左右;而在2007年10月,当时的市净率水平接近4倍,远高于当前水平。
五是,香港监管部门尊重市场规律,不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例如,不干预和打压指数和个股的过大涨幅,个股涨20%是家常便饭,上市公司不用发“异常波动”公告。又如,交易所不轻易发问询函,而是事后监管;只要不违法违规,有炒作个股自由,从而吸引了境内外大量机构和投资者踊跃入市,尤其是内地资金大量南下,转移到港股投资。再如,上市公司若造假或欺诈,将被罚得倾家荡产甚至坐牢,还要赔偿投资者的损失,违法成本非常高。
六是,不搞新股扩容大跃进。即便进入了牛市,新股发行的数量也很少。更提倡和支持二级市场的并购重组和做大做强,从而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活跃。
七是,坚决维护三公原则。例如新股发行,机构没有网下大量配售的特权权,反倒是中小投资者人人可优先领表,认购1000股,从而提高了广大中小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
八是,不营造“二八”现象。在这轮牛市中,香港多数投资者都赚钱。个股只有先涨与后涨、大涨与小涨之分,而非只有少数股涨、多数股跌的严重分化状况。这才是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以上这些,都非常值得A股的监管层认真学习、借鉴。
A股为何只能说出现了牛市的征兆?
新年以来,经济状况比港股好得多,但连续8年熊冠全球的A股有没有新变化?几个大盘股指数16连涨意味着什么?
在忠言看来,近期A股种种迹象表明,已经出现了若干“牛市”的前兆。
2017年中国GDP增长6.9%,总量超过80万亿,达到82.71万亿,比2016年的6.7%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自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首次提速,是连续5年经济L型后的首次翘头。
人民币不断升值,创25个月新高,达到1:6.42。而按照经济金融规律,本币升值,首先利好股票和房地产。
2018年,中国零售额预计可达到5.8万亿美元,与美国持平。这意味着居民财富有大幅增长,才能拉动消费的增长。
随着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几十万亿的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庞大的社会游资已经出现了向股市流入的迹象,本人已经碰到大资金寻求委托理财,或直接重仓抄底低价高成长股的案例。
扩容大跃进已经得到了遏制,新股从严审核,过会率从90%骤降到50%,每周发行新股只有3家左右。
受供给侧改革的积极影响,2017年上市公司业绩大面积大幅增长;银行股、地产股也连创新高;券商板块也结束了过去两年“一日游”的现象,1月已经上涨8个交易日了。
两市成交量活跃,周三高达6099亿,沪市成交量明显大于深市,本周平均日成交量高达5514亿,远高于前两周的4730亿和1770亿。这表明,市场人气正有所恢复、增量资金在加速进场。
场外基金认购又现火爆局面,兴全基金在16日出现1个小时内迎来百亿的“秒杀”认购;两融余额稳步向上,接近11000亿。
财富效应开始扩散。上证50大盘股继续领涨,并扩散到沪深300的成分股。本周,中字头股、房地产股、券商股、化工股、建筑建材股、钢铁股等中盘股的财富效应,也日益显现。
本周个股涨跌比例为48:52,接近“五五”开,比去年的“二八”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那么,为什么只说有牛市的征兆,还不能确认牛市呢?
首先,新年后,只涨大盘股指数,而不涨小盘股指数。如,上证50涨了8.99%,沪深300涨了4.85%,上证指数涨了5.45%,深成指涨了2.32%,中小板跌0.13%,创业板跌1.32%。
其次,个股依然是跌多涨少,多数投资者仍在亏钱,非但没有形成财富效应,多数人反而越亏越大。
再次,投资者信心不足,观望情绪浓重,还没有出现新股民排队开户、增量资金扎堆进场的情况。
又次,2015年年底的3539点,即2016年初的“熔断”失地,还没有完全收复。
确认A股进入牛市的标志是什么?
忠言特别提示:第一、市场上涨的宽度逐步增加。当关注每天个股的涨跌比,是否朝涨多跌少方向演变?中小投资者严重亏损的现象是否在减轻、改善,甚至有很多人扭亏为盈?
第二、个股出现轮涨。当关注持续一年多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是否出现松动?超跌的弱势股,有否冒出变成强势股的领头羊。
第三、利好消息呈现正效应。当关注从1月下旬开始公布年报和年报业绩预增公告后,相关个股是否不再是借消息出货的“一日游”走势,而是出现连续上涨的走势。
第四、高成长、确切的利好题材股开始走牛。如上海自贸港、长三角经济圈、粤港澳经济圈、国资改革、并购重组等重大题材出来后,高成长牛股也受到市场的追捧。
第五、新经济个股领涨。靠周期股领涨上涨总有极限,且市场号召力有限。真正的牛市,必须像美股、港股那样,靠新经济龙头股领涨。
第六、放量有效收复3539点熔断失地。目前只有40—50点的距离。关注日成交量能否从5000多亿的级别,上升到6000多亿或更高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