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刚:网贷行业资金“存管”的操作路径

作者:郭大刚 来源:和讯网
2015-12-04 10:44:28

郭大刚:网贷行业资金“存管”的操作路径

北京市网贷协会秘书长郭大刚(资料图)

2015年2、3季度,各个部门密集出台了一批与互联网金融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现了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支持与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民间金融,特别是高速成长的互联网金融业而言,影响积极而深远。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

对于《指导意见》中“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的要求,在细则未出台之前,业内各方持各种意见。网贷机构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信息中介,不接触资金,所以没有存管的要求,另一种是信用中介,遵从审慎监管原则,资金存管无疑有利于机构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分离,有利于落实反洗钱等业务需求。

日前,北京市网贷协会秘书长郭大刚接受媒体采访,针对行业如何合规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问题一:从7月“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下发后,当下最迫切解决什么问题?P2P行业都在讨论存管还是托管的问题,您怎么看?

郭大刚:在《指导意见》发布以后,网贷行业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合规性问题。网贷监管机构的责任是基于底线监管思维建立一定的基本红线。

资金存管是公开、透明、阳光的基本要求之一。

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做强托管有很大的障碍。一是银行对标的有核查义务的,而网贷交易金额小地域分散,逐笔审核标产生的成本不能够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的成本要求;二是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市机构从商誉考虑,无法承担网贷机构交易带来的潜在风险,无法满足网贷机构对于信用背书的要求;三是资金托管也并不能根除欺诈等行为。

所以,《指导意见》中要求网贷机构资金进行存管,而不是托管,充分考虑了行业规范和业务创新的平衡。

问题二:既然监管明确要求银行做存管,那么“存管”对于银行和网贷机构的意义和方向何在?

郭大刚:从本质讲,资金存管是监测资金流向,监测平台账户的变动,提供清结算服务,对于标的风险、真实性等不做核查。从反洗钱叫角度,对于机构的存管要求,是可以监控资金来往的。

从网贷机构角度而言,持续降低交易成本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获得公信背书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网贷的发展方向就是两条路径,一种是信息中介,不接触资金,所以没有存管的要求,另一种是信用中介,遵从审慎监管原则,资金存管无疑有利于机构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分离,有利于落实反洗钱等业务需求。第一条路跟资金没关系,第二条路跟资金有关系。

网贷行业的业务迭代速度较快,对于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科技能力的依赖较强,对金融机构直接提供托管服务提出了挑战,而传统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支付等服务公司来给网贷机构提供通道、对账等服务就成为了合理的选择。

问题三:网贷业内对于资金如何“存管”才合规这个话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一种认为单一金融机构直接存管和服务是最合规的,第二种认为金融机构做存管,账户服务放在支付公司才是主流,对此您怎么看?

郭大刚:单一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存管和服务是最理想的方式,但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首先是网贷机构要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经济价值,缺乏驱动机制,很难建立持续有效的长效机制。

“银行+支付公司+平台”模式中,由银行提供账户资金监管,由支付公司提供研发、跨行转账等功能,有效降低来迁移成本是对应于现在行业发展阶段需求的方案。第一,持牌的合规通道对网贷平台进行服务,做业务适配,做场景化。谁做得最好呢?最贴近的就是第三方支付。网贷平台通过这个通道跟传统金融机构做衔接,这是比较理想又很现实的做法;第二,目前大多数平台都是在第三方支付做账户的清、结算,所以业务切换的机会成本很低,现在支付公司对后端银行适配就可以了;第三,第三方支付的技术服务能力也很强的,而且支付公司的产品丰富性跟网贷平台的业务场景嵌接紧密。

从协会的角度,这两种我们都支持的。但是你要说真的对业务支撑弹性很好的,毋庸置疑是第二种。

另外,规范一个行业不是要把一个行业勒死,而是要让他能够做得更规范,所以这一定是一个演进的过程。虽然第一种方案非常有说服力,但我现在还要有很强的服务能力才能支撑。网贷行业现在规模还小,如果行业整个规模有10万亿的话,我相信银行一定会给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但是现在只有1万亿,所以目前这种过程的状态存在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而且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是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发展,假如这个行业没有了,整个民间金融都没有了,融资成本上去了,我相信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问题四:虽然银行存管监管意见已经有了,但银行的积极性来看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大的银行,看上去做这块业务的不多,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郭大刚: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它的社会属性比较强,而且从风险的角度来讲已经聚集了不少的风险,所以银行从承担社会责任来讲他对防范整个社会的系统风险、整个体系的系统风险,它是有义务的。银行要去变革,去做创新,它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银行首先是要履行社会职责的,不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热闹,我就要服务于你。但是对于其他一些中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比如城商行,它本身业务范围受限,业务比较单一,所以它有这个诉求,所以它的创新动力最强,它的机会成本最低。所以你看城商行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这么积极。所以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各个银行的意愿和动力也是分层次的。

问题五: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与银行合作似乎比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更靠谱,您的理解是?

郭大刚:我要提醒广大投资人,不要迷信银行,银行有不同的规模,比如村镇银行的营业规模可能比汇付天下这样的支付公司还小。这其实是个抗风险能力和背书的问题。所有机构都是有抗风险能力的强弱,支付宝、汇付天下等支付行业前10名的抗风险能力都是比较强,但是这之后的那270家里面很多,基本没有抗风险能力。最后那200多家支付公司可能还不如网贷平台,但是排在前面的,业务综合度很强,能协同效益,能形成业务屏障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