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跌到6元一斤,中央收储又来,会不跌了?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卓创资讯联合发布的生猪、饲料价格信息显示,3月第1周,全国猪料比价为3.74,环比跌幅3.36%。为了稳定市场生猪价格,国家发改委3月15日发布消息称,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

生猪跌到6元一斤,中央收储又来,会不跌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3-16 09:5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2-03-16 09: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生猪跌到6元一斤,中央收储又来,会不跌了?

【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6元一斤!当生猪价格跌至低位,养猪企业正面临“卖一头赔一头”的局面。

生猪价格跌至每斤6元左右

“想靠养点猪补贴家用,结果根本卖不上价,去年直接亏了8万。”家住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老张告诉中新财经记者。面对5、6元一斤的收购价,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放弃养猪这个副业。

资料图。 陈永诺 摄

不只是养猪户损失惨重,大型养殖企业亦纷纷亏损。

中新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披露业绩信息的生猪养殖企业,业绩普遍出现下降或亏损。如,正邦科技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182亿元至1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6.84%至442.96%。亏损额位列生猪养殖企业首位。

进入2022年,情况并没有好转,“二师兄”价格进一步下挫。

牧原股份发布的生猪销售简报显示,2022年1-2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2.38元/公斤,比2021年12月份下降16.07%。2022年1-2月份,商品猪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卓创资讯联合发布的生猪、饲料价格信息显示,3月第1周,全国猪料比价为3.74,环比跌幅3.36%。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05.33元。

猪肉价格亦出现下降

生猪价格下跌,亦带动猪肉价格下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月28日—3月6日,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18.93元/公斤,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50.7%。

中新财经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猪肉价格近段时间有所回落。

在北京市西城区某超市,前臀尖、后臀尖价格12.9元一斤,五花肉16.8元一斤,相较两月前,每斤下降约两元。

“带皮前尖6.98元一斤,五花肉8.99元一斤,前肘9.98元一斤,后肘7.99元一斤。”这是北京市丰台区某超市猪肉区价格。

北京市丰台区某超市的猪肉价格。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中新财经记者1月中旬在此探访时,价签上还显示,带皮前尖8.98元一斤,后肘9.98元一斤。

为何猪价再次探底?

“这主要是受供需两端的影响。”生猪行业分析师冯永辉告诉中新财经记者。

“需求上,一方面现在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春节期间南方做腊肉、北京杀年猪,透支了一部分节后需求。”冯永辉说,“另一方面,猪肉消费中有三分之一是在餐饮业,疫情给餐饮业带来了影响,进而影响了猪肉消费。”

“供给上,由于能繁母猪的产能自2021年7月份开始下降,这也意味着,猪肉供应要在今年5、6月份以后才开始下降,目前仍处于供给高位。”冯永辉称。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介绍,去年底全国生猪存栏4.49亿头,同比增长10.5%,这些存栏生猪会在之后的6个月,也就是1-6月份陆续出栏上市。因此今年上半年猪肉市场供给必然处于高位。

资料图。 长春海关供图

价格或继续下跌,官方启动年内第三批猪肉收储

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的生猪企业座谈会提到,生猪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加之大宗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目前猪粮比价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而且预计今后两个月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3、4月份猪价可能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养殖亏损程度还会加大。”陈光华称。

在冯永辉看来,生猪价格深跌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等到今年5、6月份生猪供应下降的时候,生猪价格或会出现反弹。”

“综合来看,产能释放叠加需求不济,加之历轮猪周期低点皆出现在5月份前后,预计2022年生猪价格低点将出现在4-6月份,下半年行情或有好转。”卓创资讯分析师马丽媛称。

为了稳定市场生猪价格,国家发改委3月15日发布消息称,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并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储备调节工作,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收储力度,推动生猪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你最近买猪肉了吗?价格降了多少?

(谢艺观)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