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乏人问津的“小品种”,已成今日炙手可热的“大明星”,未来更可能成长为万亿级的“大板块”。
跑赢多个权益指数,交易规模上演三连跳,最贵个券价格超过3000元,单只债券年内涨逾300%……2021年,可转债再次以债券“黑马”示人,展现惊人战斗力。
业内人士认为,可转债行情火热源于正股结构性行情与自身估值系统性扩张,而估值扩张本质上是市场供求偏紧的结果。得益于需求力量不断壮大,未来可转债市场可能将继续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存量规模大概率奔向万亿元水平。在高估值可能延续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对投资策略做针对性调整,精细择券,“重点捕捞”。
“战斗机”展现战斗力
头顶债券的名,却有一颗股票的心。跑起来,有时连股票也望尘莫及。他,就是可转债,号称债券中的“战斗机”。
2021年,可转债再次展现出惊人战斗力。据统计,截至12月22日,中证转债指数今年以来接近18%的累计涨幅,不仅遥遥领先于主要的纯债指数,也大大超过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等A股常用基准指数;若非月内出现一波回调,超越商品指数也不是难事。
个券表现亮点纷呈。例如,英科转债于1月25日最高涨至3618.188元,创造了可转债价格的新高度;小康转债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24.9%,振幅达396.2%,成为年内涨幅最大、波动最大的“双料冠军”。
不仅价格步步高,可转债成交规模也是年年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2021年可转债市场(公募品种)总成交15.26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可转债成交额才首次突破1万亿元,2020年便逼近10万亿元,2021年进一步放量超五成,近三年市场成交规模上演三级跳。
今年,新券源源不断登场,推动存续可转债进一步扩容。截至12月22日,今年已发行可转债113只,发行规模达2296.48亿元,可转债总存量达6491.89亿元,较年初增加1156.13亿元。展望未来,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可转债市场将保持较快发行节奏,2022年供给料超过2000亿元,未来存量大概率奔向万亿元水平。
漂亮的“戴维斯双击”
作为一类债券品种,今年可转债堪称“黑马”,成为不少固收类产品鏖战年终排名的胜负手。那么,支撑可转债强势的因素有哪些?在业内人士看来,正股结构性行情与自身估值系统性扩张,造就了今年可转债市场漂亮的“戴维斯双击”,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今年A股中小盘行情深入演绎,而如今有大量中小盘股票对应的可转债,使得正股层面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看来,正股构成甚至是中证转债指数能够跑赢主要股指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今年可转债市场估值水平也出现系统性扩张。“小券行情不足以解释转债市场整体的强劲走势,更重要的原因是各价位估值中枢的全面拉升。”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测算发现,目前各价位可转债估值中枢均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对于估值扩张的原因,刘郁分析,直接原因是机构不断增强的净买入需求,而其背后的推动因素有三:一是纯债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可转债投资的机会成本,也促使固收类投资者不断向可转债要超额收益;二是投资者倾向于将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提前反映在转债价格中,助推市场估值水平加速上行;三是发行人选择不提前赎回的情况显著增多,为进入优质品种维持高估值创造了基本条件。
自2019年以来,可转债发行已连续3年超过2000亿元,但与此同时,可转债需求群体也在不断壮大,促使市场持续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
“可转债可能继续处于供需双热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对中小品种、成长创新型标的高估值表现出更高包容性,另一方面是固收资金继续寻求超额回报的动机仍然充足。”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称。
波动加大 精耕细作
尽管高估值“有理”,但对于可转债投资而言,并非全无影响。机构人士提示,高估值意味着对正股上涨潜力的透支,自然会影响未来的收益空间,同时也可能导致产品波动加大,未来可能不宜“广撒网”,而要“重点捕捞”。
兴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左大勇提示,在股市运行节奏变化加大后,可转债在跟随股债表现的同时,需关注高估值的压力,高波动随时可能出现。
刘郁认为,高估值下,需对可转债投资策略做针对性调整。建议在品种选择上,一是适合作底仓的品种,二是博取收益的弹性品种,三是埋伏低价策略品种,若后续市场估值出现压缩,这类品种的性价比或得到凸显。
国泰君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建议从正股弹性出发,选择行业景气度有反转预期、公司资质较好、公司促转股意愿较强、正股估值相对合理或低估、转债价格相对偏低的品种,兼具高赔率和高胜率。
左大勇认为,可转债的配置应根据A股风格变化而调整,后续股市风格将向基本面改善方向转变,基建、消费、金融、家电建材等方向景气度有望提升。而今年的高景气赛道如新能源板块的后续表现,取决于其能否获得增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