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迎首次“降息”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

鲁政委也表示,此次LPR下调是央行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综合反映,也充分体现了LPR报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特征。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LPR下行,继续发挥LPR的指导性作用,促进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年内迎首次“降息”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

来源:经济参考    2021-12-21 09:17
来源: 经济参考
2021-12-21 09: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相较此前的3.85%下降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5%,保持不变。这是1年期LPR今年内的首次下调,也是2020年4月之后的首次下调。

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了此次1年期LPR下行,而LPR下降也为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展望未来,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行。与此同时,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则释放了“房住不炒”、维护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信号。

LPR是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上次LPR下调可追溯至2020年4月。2020年初,为帮扶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监管部门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不断引导LPR下降。2020年4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85%,5年期以上LPR降至4.65%。此后,LPR报价一直未作调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LPR下调预示着逆周期调控力度将加码,以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今年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短期内稳增长的重要性上升,需要宏观调控政策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等,此次LPR下调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下调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稳健运行和加快恢复。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考虑到我国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且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基准,此次LPR降低可直接带动新发生贷款利率降低,明年需重定价的存量贷款利率也将同步下行,能够为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提供有利环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LPR下调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LPR由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加点幅度两部分组成,加点幅度主要取决于各报价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当前MLF利率保持不变,但今年7月、12月的两次降准为银行直接节约了每年约280亿元的资金成本,存款利率定价机制调整、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等也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这些都对LPR下降形成了较强推力。”张旭说。

鲁政委也表示,此次LPR下调是央行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综合反映,也充分体现了LPR报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LPR下调呈现“不对称”特征,即1年期下降、5年期以上不变。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主要是为了推动中短期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向房地产市场发出宽松信号。这也表明,货币政策稳健的取向并未改变,下一步仍将通过微调、预调的方式使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有助于维护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银行落实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要求,近期开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合理的开发贷款需求,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相关信贷规模出现明显改善,10月、11月个人住房贷款分别新增3481亿元和4013亿元,比前月分别多增1013亿元和532亿元。在相关信贷需求逐渐得到合理满足的情况下,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有助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作为房贷利率基准锚的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有从宏观层面平稳房地产市场之意。12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64%,二套房贷利率为5.91%,均较11月回落5个基点。房贷利率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放款周期缩短到2个月以内,房贷环境保持改善。

展望未来,梁斯表示,本月连续出现降准、降息,同时财政部也已向省级财政部门下达了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已开始全面发力,未来或将继续加码。

鲁政委表示,预计未来LPR仍有下降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LPR下行,继续发挥LPR的指导性作用,促进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张莫)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