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将大幅提高 互联网医疗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海外疫情出现新变化,互联网医疗关注度提升。业内人士表示,意见稿涉及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人员、业务等方面的监管,行业门槛将大幅提高,这有助于明确互联网诊疗的边界,促进行业良性有序发展。

门槛将大幅提高 互联网医疗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来源:中证网    2021-11-29 14:38
来源: 中证网
2021-11-29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海外疫情出现新变化,互联网医疗关注度提升。日前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提出严格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意见稿涉及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人员、业务等方面的监管,行业门槛将大幅提高,这有助于明确互联网诊疗的边界,促进行业良性有序发展。在疫情波动下,互联网诊疗量有望提升。未来互联网医疗企业与医院合作以及开拓慢病市场将是发展方向,线上线下入口兼备的公司相对更具优势。

行业运营水平有望提升

上述意见稿提出,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对辖区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实现实时监管;医疗机构应当对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进行实名认证;医疗机构电子处方、处方审核记录、处方点评记录应当可追溯;加强药品管理,禁止统方、补方等问题发生。

微医集团董事长廖杰远表示,行业门槛将大幅提高,互联网医疗将告别“野蛮生长”,进入规范、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和运营基础强的互联网诊疗平台将加快发展。

此次意见稿对处方药网络销售的处方环节和药学服务提出相应要求。1药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公共事务官刘彤认为,这可视为处方药网络销售的配套政策,为网售处方药开放做了进一步铺垫和保障。

意见稿对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提出严格要求,这有利于促进行业良性有序发展。云溪基金总经理阳勇表示,意见稿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包括机器人模拟问诊开方、先卖药后补方、药品回扣线上化等。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意见稿对综合型数字医疗平台、以线上药品零售为主的医药电商平台以及各类提供AI诊疗、聚焦轻问诊的在线咨询平台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将加速落后企业退出,长期利好行业龙头,行业整体运营水平有望得到优化提升。

企业上市热情不减

互联网医疗企业上市热情高涨。当前互联网医疗产业大致分别三类:专注在线医疗,如平安好医生、微医;专注医药电商,如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互联网医疗IT厂商,如卫宁健康、创业慧康。

10月15日,圆心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前,微医、叮当健康、智云健康、思派健康相继提交了招股书。

刘岩认为,过去一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增长数据较好,二级市场对互联网医疗未来的发展也比较有信心,疫情一定程度上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行业竞争基本趋于稳定,市场格局较明晰,行业龙头企业的毛利率表现较好。微医的毛利率最高达到29.9%,叮当健康稳定在30%以上,智云健康更是在2021年第一季度飙升至42%。

我国互联网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超过1600家互联网医院,较去年年底增加约500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及2030年中国在线问诊市场占比预计将由2019年的6%分别快速增至42%和68.5%。在线问诊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90亿元大幅扩张至2024年的1550亿元,以及2030年的4070亿元。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持续加码互联网医疗产业。11月19日,卫宁健康与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健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实现线上线下、院内院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病程管理的目标。

东兴证券认为,互联网医疗的便捷性,带来基层需求向线上转移。中国医疗机构问诊市场规模平稳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4120亿元规模,线上诊疗将分享20%份额,达820亿元。

积极开拓慢病市场

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服务集中在挂号问诊以及健康管理的轻型闭环,盈利模式还在探索。刘岩表示,通过布局线下,从药房、互联网医院、社区门诊开始,占领更多入口,打造流量闭环,将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到实处,真正解决患者的切身问题,企业价值将得到极大提升。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低成本,进一步打通医保。另外,医疗领域监管严,互联网医疗可以提供哪些服务需要逐步明确下来。

阳勇认为,互联网医疗长期健康发展核心在于促成医疗机构、医生、互联网公司等多方联动,形成完整且规范的医疗服务闭环。互联网医疗应把握各方诉求,作为发展源动力。

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刘岩表示,政策明朗后,不同的模式都有机会,关键要看企业运营能力,而线上线下入口兼备的公司相对更有优势。不管主打医疗服务还是健康管理,目前营收的主要来源仍是药品电商,还需要探索更多盈利模式,提高用户黏度。

东兴证券指出,与医院合作,开拓慢病市场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目前,以实体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疗占比较高,市场空间取决于政策支持和与医院的合作情况。庞大的慢性病管理市场预计将为网上问诊服务带来巨大需求。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并长期续签处方药,而该类问诊活动可在线上完成。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30年慢病管理市场规模将增至14.9万亿元,占医疗健康总支出的84%。

阿里健康近日发布的2022财年中期业绩显示,阿里健康加速处方药业务布局,丰富处方药品类,以“阿里健康”品牌运营的自营药房的药品收入占比达到64%,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7.3%。凭借在处方药领域的精细化运营,慢病用户人数达到500万人,同比增长170%。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进步,在线零售药房、在线问诊、数字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等迎来转型升级,其价值链条将得到提升。京东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力量,结合京东集团和京东健康自身的优势能力和资源,帮助医院和医生提高效率和可及性。

刘岩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企业创造利润的方向是药品流通和线下实体。在鼓励处方外流的政策支持下,互联网医药电商将加快发展。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