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力打造新增长极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刚表示,地处我国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具备成为我国第四大城市群和增长极的基础和潜力。在电子产业方面,两地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布局及产业链全景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力打造新增长极

来源:经济参考    2021-10-26 09:11
来源: 经济参考
2021-10-26 09: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成渝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落地,为成渝地区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打造西部重要增长极,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业内人士表示,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被认为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我国经济“第四极”。其未来将通过打造经济中心、科创中心、改革开放高地,成为引领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策源高地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极核。

做优做强 打造新增长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应当说,中央赋予了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的时代机遇。”在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周跃辉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定位,要求成都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刚表示,地处我国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具备成为我国第四大城市群和增长极的基础和潜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刻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

数据显示,2020年,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6.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较2019年提高0.2个百分点,增长极和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重庆、成都这双城经济圈的“两核”均进入中国超大城市序列。

还需注意的是,虽然在西部地区成渝优势明显,但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城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

对此,纲要提出,要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大幅提高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改革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高。

补短板 建设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

纲要指出,以提升内外联通水平为导向,以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提出了打造航空门户枢纽、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等任务,加快完善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强化门户枢纽功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表示,作为超大城市的重庆主城和成都常住人口在近十年间大幅增长,经济首位度也有所提高,但县城短板弱项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经济圈建设重要一环便是充分发挥双核引领作用,增强辐射带动、促进协同发展,加快形成疏密有致、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

“高水平供给是重中之重。”史育龙说,成渝存在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产业开发开放平台合作不足等问题。但他表示,成渝地区拥有西部最好的科教资源,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强,也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汽车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装备制造等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在改革方面,纲要指出,打造内陆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田,成渝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跨行政区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不断创新完善。

一年多来,川渝合作乘势而上,党政交流愈加密切,政策协同持续强化,先行项目实质突破,交通建设、产业协作、协同创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呈现出战略引领、高位推动、全面深化的良好态势。

在四川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与重庆渝北区茨竹镇交界处,记者登上观景平台举目眺望,一片片整齐的标准化厂房坐落在华蓥山脚下。这是去年底由川渝省级层面批准,首个启动建设的跨省域新区——高竹新区。

“广安和渝北分别抽调干部组建高竹新区管委会,共同出资组建高竹开发公司,土地、财税、人才等政策将择优使用、集成共享。”广安市委常委、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党委书记陈捷说,双方将实现规划编制、基础配套、交通建设的一体化。

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主任刘章权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高竹新区首次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方面实现突破,在促进川渝经济要素跨区域自由高效流动的同时,也先行为全国积累改革经验。

“双核”引领 协同创新是关键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的重要任务之一。史育龙表示,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为契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重点任务,以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强劲有力的双城经济圈。

从经济圈被划定开始,成渝已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大力加强合作。据悉,两地将进一步做大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重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坚平表示,目前川渝两地汽车、电子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基础已经具备。

在电子产业方面,两地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布局及产业链全景图》。预计到2025年,两地电子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此外,川渝两地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意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大健康、人工智能两个重点领域,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