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66万亿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从结构上看,同比少增部分主要由居民部门和金融机构少增所致,企业部门比去年同期略有多增。

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66万亿元

来源:经济参考    2021-10-14 14:31
来源: 经济参考
2021-10-14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675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3876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4.2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下一阶段,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新增贷款规模有望加快,M2和社融增速将触底回升,与此同时,央行再次实施降准的概率也在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从结构上看,同比少增部分主要由居民部门和金融机构少增所致,企业部门比去年同期略有多增。具体而言,企业部门贷款总量虽有改善,但结构仍不够理想,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体现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居民部门贷款新增7886亿元,比上月多增2131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少增1721亿元,仍然与较严的房地产调控有关。

2021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4.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87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4.14万亿元。就前三季度新增社融的具体结构而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分析称,除人民币贷款和股票融资等项目外,其余同比大多出现少增。他表示,政府债券净融资下降与2021年以来地方专项债发行放缓有关。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142亿元,同比增长2043亿元,主因是注册制改革降低了股市融资门槛,企业融资便利度明显提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项目继续维持减少态势,与对影子银行类业务拆解工作仍在继续有关。

展望未来,温彬表示,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要做好跨周期调节,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结构性支持,新增贷款规模有望加快,M2和社融增速将触底回升。梁斯表示,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压力下降,企业资金需求回暖,预计将对金融数据形成一定支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加之四季度通常财政支出速度将加快,这也会对金融数据带来一定支撑。

而多位业内人士也认为央行再次实施降准的概率在上升。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7月降准后银行业存贷比运行态势依然没有明显改变,为保持信贷平稳增长,支持经济稳健运行,当下仍有必要再次降准0.5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在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充裕的背景下,政策面将相机而动,四季度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及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等政策工具都有发力空间,其中央行再次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在增大。

 

(张莫)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