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以来的震荡行情中,公募基金悄然展开一轮自购,截至目前的自购规模达12.45亿元,其中还闪现出数位知名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董事长、总裁等大佬身影。
公募人士认为,市场短期调整为优质资产提供了较好的长线买入机会,后市可从半导体、新能源、化工、煤炭等热门赛道中挖掘投资良机。
混基成自购主力军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以来共有44家基金公司展开自购,总共自购规模达12.45亿元。从基金公司来看,天弘基金以1.8亿元的自购金额排名第一,自购基金数量为23只;工银瑞信虽然只自购了3只基金,但自购规模达到了1.4亿元;此外国泰基金自购5只基金,累计金额为1.27亿元,排名第三。分产品来看,混合型基金成为基金自购主力军,贡献了6.60亿元的自购规模,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3.40亿元,债券型基金自购规模2.45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Wind统计的仅是基金公司的自购情况。如果加上基金经理和公司高管个人自购,今年以来的基金自购规模或已超过13亿元。
5月7日,汇丰晋信核心成长混合基金发布公告称,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该公司以自有资金已出资1000.1万元认购该基金,公司管理团队已出资1358.50万元认购该基金,其中,拟任基金经理陆彬已出资506万元认购该基金。在2020年,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以134.41%的回报率夺得当年股票型基金冠军,由此被市场所熟知。
据5月8日鹏华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鹏华品质优选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袁航,近期已出资100万元申购了该基金。据鹏华基金1月28日公告,袁航在该基金发行时就出资100万元认购过该基金。
在近期发行的中融景盛一年持有混合基金中,中融基金以自有资金斥资5000万元认购。同时,该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和基金经理各自出资100万元认购。
对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2021年的基金自购节奏和2020年颇为类似,即都是在春节后市场发生调整后开启了自购。和往年的债基自购占大头不同,今年以来的基金自购,大多是发生在权益类基金当中。
该市场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自购基金,体现出对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团队综合投资能力的信心;同时,自购也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进一步促进基金公司做好投资。比如,对于前述认购,汇丰晋信基金表示,尽管春节以来市场频现调整,风险偏好整体有所下降,但短期调整不改长期向上走势,该公司对市场依然保持乐观。
今年两次自掏“百万”资金自购的袁航则表示,伴随着社会财富不断累积,财富配置会有一个先后顺序,早些年财富的积累主要用来满足一些基本的需求,比如购置家电、汽车、住房,当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才会考虑购买金融资产,比如基金、保险等产品。这是一个长期趋势。“A股过去两年明显上涨,部分个股估值水平显著提升,但有别于2015年市场峰值阶段的全面高估值,当前部分标的还处在低估区。尽管市场短期来看确实会有一些波动,中长期而言对于权益市场仍然乐观,短期的调整往往会给优质资产提供较好的长线买入机会。”袁航说。
寻求结构性机会
谈及投资行情时,招商基金指出,在近期分化行情中,上游周期资源品涨幅较好,但医药、白酒等板块仍存在调整压力。展望后市,市场情绪的逐步修复将是震荡反复的过程,在前期风险快速释放后,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降低;同时,考虑到国内外流动性尚未出现方向性拐点,且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良好,市场存在结构性的做多机会。
平安基金指出,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速有望维持在相对高位,企业业绩的持续修复是当前市场最大的确定性,这预示着市场调整的空间比较有限。但也要看到,在短期内,市场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模式之下,增量资金入场意愿有限,叠加市场对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边际减弱以及2月份后新发基金规模缩水等因素,相应限制了市场上涨的空间。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延续震荡走势,投资的关键,在于从震荡行情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招商基金建议,需密切关注国内信用扩张周期的拐点以及通胀上行的压力,关注宏观经济深度复苏、景气度改善的低估值顺周期品种,如银行和上游资源股的投资机会;对于新能源、白酒等高景气行业标的,仍需对估值和基本面景气度的匹配程度进行筛选。
行业配置上,平安基金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钢铁、有色、煤炭等周期板块;二是能通过景气的确定性、业绩的高增长性抵御通胀上行压力的板块,如新能源、半导体、化工等;三是低估值、高性价比的银行、保险等板块。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首席投资官助理王婧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周期板块上涨的主要逻辑,一是海外经济复苏和国际供需缺口存在,受益于全球定价的化工和有色板块率先表现,二是受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强力减产政策影响,螺纹钢为首的黑色商品价格也逐渐呈现上行趋势,钢铁煤炭板块跟随强势商品价格上涨。
(余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