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评论:财政货币双宽松 美股走势藏隐忧

近期美国经济复苏情况备受关注。对于全球资产而言,投资者需要关注美国最新经济和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最后,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全球加速推进,海外经济整体复苏向好是大概率事件,这对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将构成进一步支撑。

中证报评论:财政货币双宽松 美股走势藏隐忧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1-03-18 07: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1-03-18 0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美国经济复苏情况备受关注。美国参议院近日投票通过了总额高达1.9万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救助计划,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火速”签署了该计划。美联储短期内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小。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呈现“大放水”趋势,美国股市是否会持续走强?这种“双宽松”刺激背后又藏有多少变数和隐忧?

对于美股市场而言,虽然“双宽松”刺激短期可能继续推动股指向上,但投资者不可忽视长期风险。首先,从短期看,刺激计划中被用于消费的资金,可能未必如市场预期那么多。换言之,对于各个行业的提振以及资本市场的积极影响可能低于预期。其次,刺激计划可能引发市场板块轮动,资金或从估值较高的科技股转向经济复苏相关板块。这种局面料将导致科技股承压,特别是此前引领市场的几大科技巨头,届时整体市场信心会否受到打击存在不确定性。再次,经济救助计划即使短期可能有助于美国经济加速复苏,但长期将加重联邦政府的债务压力。经济短期复苏后,其稳定性有待观察,金融市场也可能出现动荡。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预测,在不包括经济救助计划的情况下,2021财年(始于2020年10月1日)美国联邦财政赤字或达2.3万亿美元。该计划或将本财年联邦财政赤字进一步推高逾1万亿美元。

对于全球资产而言,投资者需要关注美国最新经济和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首先,美国财政刺激措施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当前,华尔街人士普遍预期,美联储在新的财政刺激政策出台之后将会保持平静,因为其仍致力于“平均通胀目标”战略。直到2022年初,美联储每月的资产购买(量化宽松)规模不会减少。然而,如果美国经济过热,也不排除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届时可能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导致资金流出部分近期表现较好的资产或市场。其次,在通胀水平方面,美国经济救助计划规模大于实际需求,可能强化通胀预期,进而影响美国国内外金融稳定。从当前形势看,美国及来自海外的供应或跟不上需求扩大步伐,进而推高物价。近期美股一度出现动荡,很大程度就是由于通胀预期上升。一旦这种预期进一步强化,市场动荡可能加剧。再次,美国的超大规模刺激措施可能影响其它经济体,特别是基本面较弱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在疫情冲击下,各国经济都亟待复苏,而美国所依托美元优势实施的刺激计划可能削弱其它经济体的复苏空间,部分经济体的出口空间很可能受到挤压。

而对中国市场和经济而言,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首先,相对于全球不少经济体,中国疫情防控成效较好,经济运行整体趋势向好,良好的基本面使得中国资产近期一直受到资金青睐。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向好的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其次,美国的财政政策“溢出”影响需要一定时间,货币调控转向更需一定时间。中国在政策应对上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届时能够将可能的负面影响降低。最后,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全球加速推进,海外经济整体复苏向好是大概率事件,这对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将构成进一步支撑。

(张枕河)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