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

报告强调,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报告强调,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但要看到,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走高,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过31个百分点,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央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1-02-09 06:4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1-02-09 06: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2月8日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报告强调,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

将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

报告指出,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需求,操作上精准有效,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不搞“大水漫灌”。完善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将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波动。

报告强调,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一方面,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创新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精准设计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新发展理念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下发展

在防风险方面,报告表示,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体系、问责制度,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发展,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稳中有升。对银行体系开展全覆盖的压力测试,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及核销处置力度,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任务,抓好存量风险化解收尾工作,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各方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坚决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坚决不让局部风险发展成系统性风险、区域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

在加强存款管理方面,报告表示,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

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报告称,近期各方对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的问题关注较多。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主要源自房贷、消费贷、信用卡透支增长,但有一部分实际上是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对此要客观甄别、合理评估。同时,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报告指出,我国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宏观空间已不大。在坚持“房住不炒”、强化消费金融监管的背景下,居民债务增速已从前几年超过20%放缓至当前的15%左右,居民杠杆率上升的速度亦有所放缓。但要看到,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走高,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过31个百分点,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赵白执南)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