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投入8779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

17日上午,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情况。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支持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投入8779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

来源: 新华网
2020-12-17 18: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黄浩)17日上午,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情况。会上,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负责人凡科军介绍了中央财政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支持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凡科军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8779亿元,主要支持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支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地区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引导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启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地区开展25个试点项目,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三是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支持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四是支持国家战略涵盖的京津冀周边、汾渭平原、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这些重点地区开展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治理。

五是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防沙治沙,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林场改革,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据了解,除了中央财政资金投入以外,财政部还积极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并通过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投入。7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揭牌运营。按照市场化规则运作,首期募集资金88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100亿元,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地区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以及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等绿色发展的领域。

凡科军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持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健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生态保护修复的领域。

(黄浩)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