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创业板指上演V型反弹。此次改革更是从增量走向存量,将进一步深化基础制度改革,进一步形成合理的上市资源价格发现机制,提升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化程度。

将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0-04-29 07:1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0-04-29 07: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中证报评论:将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创业板指上演V型反弹。投资者一度担忧市场资金被分流,但正如科创板实践所证明,注册制改革把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大幅提升A股市场化水平,增强了财富效应。此次改革更是从增量走向存量,将进一步深化基础制度改革,进一步形成合理的上市资源价格发现机制,提升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化程度。

注册制是目前证券市场最为市场化的发行制度,已在科创板试点上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一套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发行人得到更加市场化的定价,券商的定价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投资者的价值投资意识逐步增强。此次创业板改革立足于科创板成功经验,将在存量市场的发行、交易、退市等各环节注入更加市场化的改革因子,把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

从此次改革最受关注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两项制度来看,创业板的“入口”“出口”将实现质变。一方面,发行制度方面,新股发行定价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增强了新股发行的包容性;再融资方面,建立小额快速发行的审核注册简易程序等,提高融资效率;覆盖面上,创业板包容性增强,将涵盖红筹、特殊股权结构企业,未来还将包括亏损企业。

另一方面,多元化退市渠道加速构建。此次改革完善了退市标准,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新增市值退市指标;设置了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强化风险揭示。随着“进出通道”更加市场化,创业板炒壳行为将得到极大抑制。

实践证明,将选择权交与市场,不仅有利于投资者形成理性健康的投资文化,摒弃“炒壳”“炒差”之风,也有利于券商增强市场化定价能力,避免出现破发、超高价发行等非常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发行人获得合理的价值回报和硬性的市场约束,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市场化改革必然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也唯有此方能形成有效的优胜劣汰机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存量市场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费杨生 昝秀丽)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