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债”密集落地 解企业燃眉之急

疫情当前,相关企业需要资金保障生产或维持运转,疫情防控融资需求正在增长。2月初,监管机构为疫情相关企业发债开辟了“绿色通道”,提升了发行效率,首批“抗疫债”发行,最快仅用不到48小时。

“抗疫债”密集落地 解企业燃眉之急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0-02-14 07:3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20-02-14 07: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疫情当前,相关企业需要资金保障生产或维持运转,疫情防控融资需求正在增长。自“绿色通道”开辟以来,疫情防控债券(简称“抗疫债”)发行效率大幅提高,解了相关企业的燃眉之急;而投资者积极认购,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近30只“抗疫债”已经落地,未来还有更多企业加入发行行列。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监管机构相关细则出台,“抗疫债”的发行节奏或加快。

抗疫债增量扩容

2月13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完成增发40亿元“抗疫债”,中标利率为1.70%,投标倍数为4.71。同日,至少还有8只“抗疫债”发行,“抗疫债”正在不断增量扩容。

2月初,监管机构为疫情相关企业发债开辟了“绿色通道”,提升了发行效率,首批“抗疫债”发行,最快仅用不到48小时。

业内人士表示,有了“绿色通道”,“抗疫债”报批速度大幅提升。随着疫情的发展,更多企业融资需求涌现,目前“绿色通道”畅通,“抗疫债”正密集落地。Wind数据显示,2月6日至13日,有28只“抗疫债”(债券名称带有“疫情防控债”标识或以“抗击疫情”、“战疫”命名)发行,发行额超350亿元。2月14日至17日,还将有12只发行,计划发行额共计85.5亿元。

从行业分布和募资用途来看,发债主体主要有三类:受疫情影响而经营困难的企业;抗疫物资生产、运输等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为抗击疫情或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的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

已发行“抗疫债”中,金融机构发行额超200亿元,占比最高;但从数量来看,公司信用类债券最多。进出口行和国开行分别发行了70亿元、135亿元抗击疫情主题债券,主要用于抗疫应急贷款。还有券商拟将不低于10%的募集资金用于金融服务和投资疫情防控类金融产品。发行人中还可见融资租赁公司的身影,募资用途包括满足疫区及医药企业的融资租赁需求等。

总的来看,直接用于抗疫的资金占比并不算高,“借新还旧”和补充流动资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影响较大的企业,就通过发行“抗疫债”补充运营资金。直接用于疫情防控的资金,主要流向医药研发等领域。招商证券固定收益尹睿哲团队认为,受疫情影响,审批政策允许发行人借新偿旧,而且疫情对企业营收和货币资金均有不良影响,对偿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债虽然可以走“绿色通道”,但资金用途会接受审核和监督。

投资者积极认购

目前,“抗疫债”受到投资者积极认购。数据显示,6日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抗疫债”投标倍数都在10倍以上,13日进出口银行增发的“抗疫债”投标倍数也超过4倍。物美、科伦、九州通等民企发行的抗疫短融券的利率也在3%左右。

机构投资者为何如此青睐“抗疫债”?尹睿哲团队认为,金融机构有通过驰援企业融资支持疫情防控的意愿,而且春节假期后新债供给规模偏低,但买盘有存量持仓到期,“抢配置”的情况导致新券认购火爆。

分析人士指出,后续“抗疫债”发行节奏将加快。华创证券固定收益周冠南团队认为,“抗疫债”在政策支持下,受到市场投资者的欢迎,发行利率较低,降低了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影响。在监管机构相关细则的进一步落地后,“抗疫债”的发行节奏或有所加快。

(罗晗)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