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LPR“意外”持平 为何“降准”后报价未下调?

20日,2019年8月改革以来的第六次LPR报价出炉。2020年首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向市场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

1月LPR“意外”持平 为何“降准”后报价未下调?

2020-01-21 17: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张玫) 20日,2019年8月改革以来的第六次LPR报价出炉。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80%,均与上月持平。

人民网记者梳理发现,改革以来,1年期LPR已累计下降了10个基点,5年期品种下降5个基点。这两个期种的LPR最近一次变动均在去年11月。目前两个品种的利率仍维持去年11月的水平,已连续三个月持平。

2020年首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向市场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为什么“降准”之后LPR并没有如此前市场预测般下调呢?

对此,世纪证券研究报告认,央行降准政策调整重心在于对冲资金缺口环节上。在央行开展了积极的流动性投放后,叠加降准资金,大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近2万亿元。不过由于相较于市场整体资金缺口而言,仍不能有效覆盖,因此市场的资金利率并未能出现明显的下滑。

报告还指出,加之目前临近春节长假,金融机构出借资金的意愿将更加的谨慎,为维持资金面的稳定,在银行资金成本未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银行缺乏给LPR加点压缩的动力。

粤开证券在题为《专题研究:降准为何没带来LPR的下调》的报告中指出,之所以会出现“预期差”,一是银行负债中存款负债成本更高,抵消了降准带来的降成本效应;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会更在意息差对坏账风险的保护,主动下调贷款利率的意愿有限。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贺利平告诉人民网记者,尽管降准为货币市场释放一些流动性,但一般不会很快传递到银行信贷市场的零售业务上。LPR 的决定因素很多,包括风险、期限构成、同业关系等。因此,不应认为“降准”与LPR下调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中国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当前LPR改革正处于持续推进时期,利率传导效率不断增强。自LPR改革以来,贷款实际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变动趋势一致,也处于稳中有降的态势,这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2019年前11个月,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贷款平均利率为4.73%,与2018 年全年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张玫)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