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各大策略产品今年以来全线“飘红”,截至11月底,九大策略全部斩获正收益。从分策略收益上来看,管理期货策略、套利策略、市场中性策略和债券型基金连续两年保持正收益。股票多头、多空仓策略、多策略和组合型产品也在今年的行情中挽回了去年的损失。占比绝大多数的股票多头今年平均收益为21.38%。值得强调的是,直接对标的同期公募偏股产品同期收益近30%。
对此近期有观点称:“买私募不如买公募。”私募到底值得普通投资者买吗?
从历史数据来看,买公募不如买私募。仅从今年的整体数据来看,公募确实比私募表现更好。但市场是有记忆的。如果回溯过往几年的业绩就会发现,公募的表现大起大落,而私募则更加平稳,长期表现也更加出色。如果遇到市场大跌,私募在控制回撤方面普遍表现出比公募更好的管理能力。比如2018年股票型公募基金整体跌幅超过24%,而股票型私募的整体跌幅仅为12%;2016年在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11.28%时,股票型公募基金平均亏损13.25%,而股票型私募的整体回撤仅为1.75%。
也就是说,过去四年沪深300累计涨幅仅为2.62%,同样的时间里,私募的整体表现则远好于指数和公募的表现。从较长期的维度来衡量,股票型私募整体上的风险收益比要明显优于股票型公募。
不过,不建议普通投资者买的理由也很明确,私募的费用比较高。一般2%的管理费,还有20%的业绩报酬。另外,私募良莠不齐分化更大。截至2019年11月30日,股票型私募榜首的涨幅为1414.31%,表现最差的私募则出现87.74%的亏损,差距巨大。相比之下,公募的收益区间最大值为96.98%,最小值为-14.89%。股票型私募基金的收益首尾相差之大,存在少数的极端异常值。这些异常值主要出现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私募中,他们通常采用一些比较激进的投资策略,比如集中押注个股、运用杠杆等。这为基金业绩的一致性以及可持续性埋下了隐忧。从具体的收益分布上来看,股票型私募基金今年的收益主要分布在12.87%-20.52%之间。在所有股票型私募基金中,32.84%的股票私募在今年的行情中跑赢了沪深300指数。反观公募,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公募基金的收益主要集中在29.74%-34.20%之间,超过56.59%的基金今年的业绩表现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基金作为一个投资品种,投资也需要一个起点。如果把普通投资者能投的权益类产品捋一捋,大致分这样几类:股票、指数、公募偏股产品以及私募产品,其成本费用顺序也是从低到高。笔者认为,究竟投什么,取决于投资者到底懂什么。在都懂的情况下,当然是所买产品费用越低的越好。假如懂得不多,又要投资,其实买私募更好。因为对于私募基金来说,业绩不持续走高就无法生存,天然在绝对收益上和投资者“绑在一起”。而且,从事于私募的基金经理,特别是从公募机构转战而来的,一些已经在公募机构中证明过自己。换句话说,私募竞争格局是比较清晰的,比较容易分辨。
(曾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