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加速输血科创产业

上海市政府将杨浦区设立为科技履约贷联动试点区域,银行提供不超过10亿元规模的贷款,而市区两级政府共同设立风险补偿准备金3000万元,用于该区科技企业履约责任保证保险贷款风险补偿。

多路资金加速输血科创产业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9-12-18 08:0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9-12-18 08: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政策引领下,科创企业发展迎来多路资金力挺。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指出,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事实上,11月以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委第九次会议等多个会议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利好政策相继传出,银行等金融机构持续为科创企业输血。专家表示,在资本支持下,科创企业成果转化将得到有力支持。

政府搭台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即将于2020年开始执行的《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表示,市、区人民政府要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补贴等方式,支持银行、保险机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

此外,上海市政府将杨浦区设立为科技履约贷联动试点区域,银行提供不超过10亿元规模的贷款,而市区两级政府共同设立风险补偿准备金3000万元,用于该区科技企业履约责任保证保险贷款风险补偿。

银行方面,工商银行近日与上海国际知识产权运营平台联合推出“科创知产贷”,对拥有发明专利且达到一定评价标准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追加知识产权质押的信贷产品。与此同时,近日岱岳农商银行、无棣农商银行等一批中小银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一批创新产品。据山东省科技厅统计,2019年第三季度,省内24家合作银行已为2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283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实际发放贷款12.32亿元。

专家指出,在输血科创企业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仍面临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等问题。“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科创企业大多高风险和高收益,给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带来挑战。”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高级风险经理郝志运表示,金融机构对于科创企业的支持需要配套的金融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可通过投贷联动的模式,以“股权+债权”的融资形式解决现实矛盾。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