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众生相:谁在抛售谁在力挺

在债市近期调整的同时,投资者持仓结构也出现分化。其中,商业银行是增配主力,银行理财产品减持最多,证券公司也是减持主力,境外机构则连续第11个月增持。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商业银行10月托管量环比增加3465.97亿元,是10月债券增配主力。

债市众生相:谁在抛售谁在力挺

来源: 中证网
2019-11-06 09: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债市近期调整的同时,投资者持仓结构也出现分化。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债登”)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债券托管量为63.81万亿元,较9月增加2508亿元。其中,商业银行是增配主力,银行理财产品减持最多,证券公司也是减持主力,境外机构则连续第11个月增持。

昨日由于MLF利率下调,债市大幅反弹。但分析人士指出,当前行情主要为情绪驱动,仅一个交易日的反弹难以预示脱离调整区间。

尚未脱离调整趋势

11月5日,1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3.25%,债市迎来大涨。国债期货5日全线收涨,活跃券收益率下行明显。Wind数据显示,10年期主力合约收涨0.38%,盘中最高涨0.41%,5年期、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收涨0.18%、0.12%。现券方面,10年期国债活跃券190006、10年期国开活跃券190210收益率分别下行4.75个基点、5.75个基点。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债市反弹主要是情绪驱动,投资仍需要谨慎。事实上,10月份,债市在震荡中走低。Wind数据显示,10年期、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10月分别累计下跌0.73%、0.37%,10年期国债活跃券190006、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也分别累计上行14个基点、17个基点。10月贸易形势转暖、全球央行降息潮持续、英国脱欧不确定性降低,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回升,再加上CPI超预期上行且资金面偏紧,国内债市表现疲弱。

商业银行增配

在10月债市走势不明朗、机会难辨的背景下,投资者持仓行为出现分化。中债登1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末,中债登债券托管量为63.81万亿元,较9月增加2508亿元。其中,银行是增配主力,而非法人产品和券商则大幅减持。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商业银行10月托管量环比增加3465.97亿元,是10月债券增配主力。其中,又以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托管量分别环比增加1843.11亿元、1102.86亿元。商业银行10月增配力度明显加强,其9月托管量环比仅增1014.84亿元。分析人士指出,9月增配力度较小与跨季有关。从跨季因素看,10月份增配力度自然“恢复”。

10月非法人产品托管量下滑最大,环比减少980.91亿元。其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托管量环比减少1127.7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证券公司托管量降幅也较为明显,环比减少366.95亿元。此外,境外机构10月托管量环比增115.85亿元,已连续11个月增持。

OMO利率成关键

在MLF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债市未来怎么走?

国泰君安覃汉团队认为,MLF利率下调,短期显然是利好。在过去两个月债市的连续调整期间,投资者对于货币宽松预期的修正是同步的。在普遍已经对年内货币宽松不抱有幻想的情况下,突然降息,无论是在情绪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极大的支撑,再加上连续调整两个月后本来就蕴含了技术性的反抽动力,因此短期债市将会迎来反弹。

华创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认为,此次MLF利率下调幅度较小,主要是为带动LPR下行,疏通传导机制。对于债市,前期担忧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会修正,但是由于基本面恶化和货币政策取向没发生根本变化,叠加目前外部环境较为缓和,债市下行交易空间有限,注意安全边际。债市或仍以区间震荡为主。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后续对债市更关键的是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是否会跟随下调,这对于债市短端空间的打开才是关键。一方面,考虑到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复杂环境下,OMO利率的制约本身会大于MLF利率;另一方面,银行间利率在7月中旬之后便开始趋于收敛,这其实出现在通胀超预期之前,换言之,通胀似乎并非约束银行间利率调整的唯一原因。因此,央行是否会跟随调动OMO利率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民生宏观解运亮团队则认为,后期央行会下调OMO利率。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央行政策利率一般都是联动调节。对于利率债而言,其走势和OMO利率关系更大。预计为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引导信贷成本下行,近期OMO利率会跟随下调。

(罗晗)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