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伟:2019年银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10日在2019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我国经济虽然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将总体保持平稳,银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潘光伟:2019年银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9-07-10 16: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证网讯(记者 陈莹莹)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10日在2019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我国经济虽然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将总体保持平稳,银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不仅在规模上领先,而且各项指标运行稳健,风险可控。

潘光伟指出,为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普惠性,银行业要准确把握国家经济发展脉络,围绕国家战略、普惠领域、制造业及科创企业等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一要聚焦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银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机遇。银行业要紧跟国家发展步伐,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满足市场主体的多层次金融需求。二要聚焦普惠领域。为缓解小微、三农等普惠领域的融资难题,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布局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截止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大型商业银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地方性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重点向县域、乡镇及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和群体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三要聚焦制造业。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为17.53万亿元,仍为第一大贷款行业。但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银行服务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对先进制造业把握不准,影响了金融服务的精准度等。未来,银行业如何更好地匹配制造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值得进一步思考。四要聚焦科创企业。随着科创板的落地,科创企业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但现实中,科创企业多属于轻资产企业,缺乏不动产抵押物,难以满足当前银行的信贷要求,科创企业金融需求和商业银行的现有金融供给之间存在错位。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创新管理和业务模式,通过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金融体系予以支撑。具体到推动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认为至少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通过找准定位、转型发展实现银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供给。三是通过良性竞争、错位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

围绕上述三个层面的内涵,商业银行应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一要继续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二要继续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近年来,客户与银行的交互频次和对银行的依赖有所下滑。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发现商业银行为客户服务的深层逻辑未变,只是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今后,商业银行要继续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客户的利益和关切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KYC(了解你的客户)和KYB(了解你的客户业务),做好金融服务。三要继续丰富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但也存在种类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使得过度竞争与服务空白同时并存。因此,商业银行之间需通过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开展良性竞争、错位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

与此同时,潘光伟表示,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一些外部力量的赋能:一是科技赋能。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是新技术应用的实践者,在与新技术的相伴相生中,互相促进。如今,科技在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金融服务的用户体验和客户粘性,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率方面的作用日渐提升,为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转型带来了“加速度”。商业银行在运用科技赋能业务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数字安全风险。二是研究赋能。在过去粗放经营时代,研究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被掩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和企业应运而生。面对信息技术、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全新的产业和企业,商业银行原有的知识储备日渐不足,亟需通过加强行业、产业研究和智库建设来为银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赋能。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特别是金融科技人才、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三是平台赋能。中银协作为银行业的自律组织,愿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平台作用,积极为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陈莹莹)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