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告不容出错

基金公告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内容的严谨和严肃性理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执行。但近年来,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出现错误,有的错误甚至涉及基金净值和名称等,很容易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基金公告不容出错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9-07-01 06: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基金公告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内容的严谨和严肃性理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执行。但近年来,多家基金公司公告出现错误,有的错误甚至涉及基金净值和名称等,很容易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这些错误五花八门。具体来看,一类是数字错误,公告中与数字、数值有关的信息如价格、日期、时间、基金份额等出错。比如有基金公告将暂停大额申购的时间为11月18日,其实应该是11月8日,看似细小的差错,给投资者传递了错误信息,可能误导投资人。还有的基金公告参与定增的金额约为18亿元,实际仅0.18亿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更严重的是,有一家基金公司的公告中,旗下某只基金净值计价出现错误。无独有偶,日前,另一家中大型公司旗下一只债券基金净值计算也出现差错。事实上,无论是将基金净值算少了,还是算多了,都可以算是一桩严重的事故。

对于出现错误后的补救,有基金公司表示及时进行了纠正。比如净值计算错误,如果出错当天未有申购赎回,那么还好处理;如果有资金流入流出,恐怕就需要基金公司花成本处置了。其实,这点花费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净值都能计算出错,这就暴露出基金公司投资清算流程上的漏洞,有可能导致投资人对基金公司丧失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才是最致命的。

还有一类是公告标题或内容张冠李戴,比如发行公告、成立公告,许多内容是直接从其他基金类似公告直接拷贝而来,但其中关键信息没有修改,也直接拷贝过来,如基金名称、托管行名称均出现错误,有的连定期报告内容也出现错漏,还有的QDII基金在披露前十大投资品种时,混淆了所投资的基金所属管理人名称等。

近几年,行业中基金公司数量、基金数量、总体规模都在不断增长,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产品超过百只的已不是少数。随着基金数量的迅猛增长,这也意味着后台清算、监察稽核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如果人手不够,经验不足,流程不完善,忙中出错就不可避免。上述此起彼伏的错误事件,已经在强烈警示行业需高度重视,迅速补上短板。

同时,我们也希望监管部门或行业自律组织对此类现象予以惩处,如果放任这么重要的法律文件出错,会不断削弱基金公司和行业的公信力。比如对多次公告内容出错的基金公司和托管方可能造成潜在重大影响的,可以考虑暂停其基金发行或托管资格,让其先将现有的基金及数据理顺,把基础打好后再谈发展。

(徐国杰)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