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穿越回20年前,砸锅卖铁也要买房;如果要回到1年前,一定不买房而要买基金。”
可惜生活不是穿越剧,也没有时光机,回忆这些年的投资历程,Peter只能说一句:“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
资产配置初体验:炒股失利,沦为保守派
1997年,如今的Peter当时的李皮,只是个中二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学毕业后家人介绍去了个工厂,干了没两年,厂子就倒闭了。到2007年Peter跟朋友一起创业,创办了家咨询公司,赶上了创客的最好时光,赚了人生第一桶金。也正是在这一年的10月份A股创下6124的历史高点。全民炒股热中Peter也按捺不住跑步入场,刚开始的确大赚了一把,但好景不长赶上了08年金融海啸,只好割肉离场。
“炒股这太考验人性了,反正0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再碰过,回到了老一辈的有钱就存银行的状态!”Peter现在回想起来,也庆幸有这么一出,让他能沉下心来做事业,赚了一笔钱买了人生第一套房。14年赶上货币基金的好时光,peter发现天弘余额宝是个不错的选择,进出方便,随时可以用来消费支付,还能赚点零花钱,如今把闲钱放到余额宝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不过,这种保守心态也让他错失了后面A股的几波行情,如15年上半年的牛市,以及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
资产配置焦虑:夹心层,炒房用力过猛
从白手起家到有车有房有家有娃,Peter完全一副人生赢家模样,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用Peter的话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虑过”。看着风光无限,实则活得小心翼翼,上有老,下有小,这几年挣得钱都拿来买房,手里流动资金很少,现在竞争对手虎视眈眈,赶上政策调控“房住不炒”,刚买的房子都没法出手。“现在每个月资金都很紧张,公司要运转,贷款也要还,幸好余额宝里还有点钱能周转下,现在后悔没多买点基金,我看朋友买的基金今年都涨了50%了。”
像Peter这样焦虑的中产人士不在少数。《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显示,超7成的受访者处于中度“财富焦虑”的状态,养老、医疗、子女教育、房产和财富保值增值等问题则是焦虑的主要来源。
如今时代已经发生改变,过去20年我国居民财富增值的主要来源-房地产已告别黄金时代,长期来看,实体经济提供的回报率下降,把握投资机会难度进一步加剧,对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类资产的需求持续增长,资产配置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资产配置趋势:相信专业的力量
海外研究显示,一个人长期投资的回报91%是来自于有效的资产配置。经过这么些年的经验教训,Peter也发现资产配置很重要,但自己好像在这方面缺根弦,一直在“赶时髦”,不是矫枉过正就是用力过猛。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天弘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熊军也曾经在公开场合提到,从投资模式来看,机构通常比散户更具优势,因为机构有专业人才,更讲究风险控制等。投资者都希望投资收益高,风险低,但是长期收益的主要来源是承担风险的回报,超额回报对长期收益的贡献是有限且难得的,不足以支撑投资者对较高收益率的要求。既然投资回报主要是承担风险的回报,那么家庭在管理金融资产时就要把管理风险水平排在首位。
长期以来国内运用资产配置理论成功的典范也就是社保基金,通过配置股票、债券以及另类投资等,过去16年取得了平均年化收益率8.4%的靓丽成绩,远远超过银行理财产品。
但社保毕竟比较高冷,如何让资产配置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Peter们的福利要来了!
以大数据见长的天弘基金,已将资产配置提升至公司战略高度,在业内率先成立智能投资部,将大数据研究和资产配置业务纳入该部门,并从社保基金引进了具有丰富理论和实战经验的熊军作为资产配置业务领军人,通过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发力资产配置、大数据研究和FOF投资研究等。
为了解决投资者在资产配置实践中面临的投资决策客观性不强等问题,天弘基金依托自身在大数据、大计算方面的优势,全面系统地计算出各种宏观指标和市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分析和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增强资产配置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天弘基金将把上述资产配置成果应用于公司未来的FOF产品、养老金产品以及其他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管理上。目前公司首只FOF产品--天弘配置宝发起式基金已经上报,或许不久的将来,Peter们就可以利用天弘基金FOF产品来进行资产配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