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记者熊丽)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今天举办的第一期“世界经济季度谈”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认为,全球经济面临掉入长期停滞陷阱的风险,而且这个风险在加大。
赵晋平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7月19日的报告中将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1%,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一个最低增长水平,现在还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性。世界银行也在6月份将其预测由年初的2.9%下调至2.4%,下调幅度明显。
在跨境直接投资方面,按照联合国贸发会的预测,在经历去年的高增长后今年可能会下降5%到10%,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另外,虽然去年跨境直接投资实现了38%的增长,但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境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而且,有时候跨境投资特别是并购投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要回升,因为经济困难时,企业之间的兼容重组会加快,意味着并购投资会上升,这不足以作为支撑经济可能回升的一个信号。“所以我想,至少我们要看到,掉入长期停止陷阱的风险是上升的。”赵晋平说。
赵晋平认为,英国“脱欧”是影响全球经济走势和格局演变的一个新变素。首先,英国“脱欧”自身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增长迟滞和失业增加的代价。对欧盟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将遭受重创,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甚至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此外,英国脱欧还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变数。根据目前的分析,美国经济受英国“脱欧”的影响大概在0.1到0.2个百分点左右,欧盟经济下滑的速度大概是1.02个百分点,金砖国家据预测是在0.6个百分点左右。
“对中国经济来看,短期会带来一点损害,但是从长期来看是一个机遇。”赵晋平表示,从长期来看,英国“脱欧”对英镑和欧元的地位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对于提高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赵晋平认为,全球化没有结束,只是方式在发生改变,TPP和TTIP在一定意义上可能会成为新时期全球化的一个主要方式。也就是说,过去的全球化是在WTO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主导下的一个全球化,但未来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则来自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而且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恰恰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中国而言,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目前来看还不具备加入TPP的条件,TTIP会受到英国‘脱欧’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减缓对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不利影响,但事实上并不会完全使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自由化的一种贸易安排完全结束。”赵晋平说。
赵晋平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长期的。尤其是TPP和TTIP,对我们在全球化当中的利益影响不容低估。中国需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一套应对这样长期挑战的体制机制,这是目前需要实现重大突破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