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未来的竞争在于消费场景的把握上,谁占有优势,谁才会脱颖而出
从2009年最早率先试点的4家消费金融公司到2015年11月试点的全面放开,国内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已增至15家,包括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及盛银消费金融。
从拿到牌照至今,这15家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又有哪家发展得最好?根据公开资料,《投资者报》记者对于这些公司进行了分析。
其实,消费金融公司的背后是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在消费场景上的博弈和比拼。
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是国内最早的4家消费金融公司,都成立于2010年。
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这4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总资产为224亿元,全年累计放贷197亿元,贷款余额209亿元,累计客户135万。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之初是北京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后来进行股权结构更改引入新的投资人,更改后北京银行占35.29%的股份。
根据北京银行对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披露的应享利润;2015年上半年的利润就达到2.8亿元,高速增长得益于银监会从2013年开放消费金融公司经营范围。记者注意到,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营业范围从2014年开始扩展到全国。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发起人是中国银行,持股51%,另外两个股东分别是白联集团(持股30%),以及陆家嘴金融公司(持股19%)。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下渠道主要是依靠中国银行的网点,主攻一二线城市客户。由于该公司披露的数据有限,记者无法找到公司经营状况的资料。
锦城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发起人是成都银行,持股比例51%。锦城的一个特色是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一年内的大学生提供贷款,贷款门槛较低,如果月收入1500元,就可以最高贷款10万元。锦城公司从2012年就开始盈利,当年盈利920万元,2013年~2015年的净利润呈现翻倍增长,分别为2370万、4900万以及5070万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锦城公司没有选择向全国扩张,继续以成都为中心深耕西南地区。
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天津,主要出资人是捷克一家投资公司PPF的子公司捷信集团,因此,也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捷信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很广,超过260个城市,主攻二三线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耐用品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首创“15天犹豫期”,可以在贷款后15天之内提前还清借款,而且不收取任何利息和费用。
捷信公司也是在2012年就开始盈利,此后的盈利也是大幅度飙升。2013年~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9亿欧元、4.55亿欧元以及7.74亿欧元,净利润也分别为7300万欧元、6400万欧元以及1.28亿欧元(折合9亿元人民币),是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中表现最好的一家。记者了解到,该公司2014年盈利有所回落,其主要原因是当年铺设了很多的服务网点和招聘了大量员工。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由于行业政策的限制等原因,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中有高达八成的股东为银行,表面上看,都是消费金融公司,但实际上,他们的背后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
他们当中,一类是以线下渠道为主的消费金融公司,如锦程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等;另一类是主打O2O模式的消费金融公司,如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还有一类是将自身定位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比如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
另外,从消费场景来看,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与商户合作的方式基本覆盖了网上零售、家装、租房、婚庆、教育、旅游、助业等场景,但由于场景拓展取决于合作商户的开发,因此,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也各有侧重。
对此,方正证券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市场渗透率较低时,与零售商合作,驻店经营是消费金融公司获取客户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国内驻店经营规模最大的、也正是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是捷信公司。
对于那些类似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类似的产业系公司,实际上,他们的心思并不全是放在金融外延的利润上,更多的是希望金融带动主营业务发展。目前市场虽然所有的电商平台都提供分期付款的业务,但是海尔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利率显然更优惠,甚至还有零利率产品,比如一款曾叫“0元购”的产品,就是在大力推广海尔的智能家电。
具有电子商务、互联网基因的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其主要发起人是重庆百货,其他股东包括重庆银行、物美控股、浙江小商品城等。
因自身特点,该公司采取的方式是积极寻找线上线下过渡的模式。公司集合了三大零售巨头,合计有超过1600万会员,若会员转化率为10%,每个会员贷款额度2万,贷款余额将达到320亿元。
目前来看,这些持有牌照公司的短期优势还在,包括品牌声誉、资金成本及风控能力等,这些一直都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不过,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涌现,特别是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巨头进入,其优势正在消失。
消费金融公司具备的可以向股东吸储等方式筹集低成本资金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去中心化的运作下也不占优势,因为他们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获取的资金成本也并不高。
不过,平安证券的分析师认为,长期来看,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请门槛并不高,监管层出于促进消费金融服务普及的动机,对于消费金融牌照的发放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因此,未来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未来的竞争在于消费场景的把握上,谁占有优势,谁才会脱颖而出。”平安证券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