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配置应着眼长线国内发展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6-07-04 09:25:53

随着公募基金的参与,FOF无疑成为各类机构竞相追逐的热土。嗅到了这一大势,在海外对冲基金从事FOF投研工作八年之后,吴嵩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在这样一个“海龟”看来,参照海外的发展情况,FOF的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国内的FOF还处于发展初期,普遍面临管理人经验不足、投资标的不够丰富等问题,其中培养长线投资的理念是重中之重。

初期阶段面临

四大拦路虎

早在十多年前,国内FOF就开始萌芽,券商是先头兵,投资标的从公募基金开始试水。而近几年,蓬勃发展的私募也向FOF领域延伸,券商集合理财FOF和私募FOF占据了国内FOF的大半江山。据统计,目前券商集合理财发行总规模约为700亿元,而私募则在500亿元左右。

从1985年发行第一只FOF产品开始,美国共同基金FOF在过去30年里蓬勃发展,到2014年底管理规模已占美国共同基金15.8万亿的10.8%。对冲基金FOF更是发展迅猛,到2015年底已占美国对冲基金总规模的16.3%。

“国内FOF的发展同海外比,还处在初级阶段,按照海外FOF的发展路径,发展空间很大。随着国内公募和私募基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国内FOF的总管理规模未来会有个加速增长的过程。”吴嵩认为。

据吴嵩介绍,在海外FOF投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私募基金FOF,专业化要求非常高,涉及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各大类资产下的策略配置,自下而上的投顾筛选,投后管理,包括事中和事后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定期投顾跟踪回访,动态基金调整等,有时候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做战术性的对冲。所以,一个优秀的FOF投资团队必须是经验丰富的全能选手,不光懂得大类资产配置,还要懂各种投资策略,还要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

FOF投资团队光有经验、有能力还不够,还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FOF投资流程作为指导,严格按照投资流程进行操作,把各个投资环节工作做到位,从而在获得更多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和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吴嵩认为,国内FOF目前还面临几大难题:一是FOF投资人才稀缺,特别是缺乏具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熟悉各种策略、拥有丰富投顾筛选和投后管理经验的全能选手;二是大部分FOF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投资流程,投资决策还仅仅停留在关注短期业绩排名的阶段,投资的随意性较大;三是很多FOF团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缺少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的系统分析工具;另外,FOF产品平均规模较小,无法真正做到充分分散投资,以至于FOF和其投资的基金在波动率上差别不大。

FOF投资需

着眼于长线配置

纵观美国FOF的蓬勃发展,吴嵩认为其和养老金制度深入改革密切相关,特别是个人退休账户(IRA)和雇主的缴费确定型计划(DC Plan)规模扩大催生了生命周期和生活方式等基金组合产品。换句话就是说,大量的长线资金养育了FOF。

“大类资产配置是做FOF的核心问题,但目前在国内用FOF做大类资产配置比较困难,资金来源大多都是短期的。因为大类资产配置的很多条件都是基于三至五年的假设,比如某类资产被低估,未来一定时间内肯定会均值回归,但什么时候回归,这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很多资金年限都是一年,没法按这个逻辑配置。”吴嵩表示。

在他看来,FOF投资需着眼于长线配置,相应的,FOF产品的考察周期应该定在三年以上。不过,目前国内多数资金方考察投资人的期限都是一年,这样的考察方式大大影响了管理人的操作风格。“国内业绩考核期限这么短,这对投资人的能力的发挥肯定会有影响。比如有些基金经理投资能力优秀,但这种考核标准不允许他们践行价值投资,而是必须跟着市场走,也去追涨杀跌,机构趋于散户化,投资理念跟海外差别很大。”基于此,吴嵩认为,社保、保险资金是较好的配置资金,拥有这类资金的FOF机构就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目前,包括券商资管、私募、三方理财机构等各类机构角逐FOF战场,都想争得其中一块大蛋糕。吴嵩认为,做FOF对机构投资者来说门槛并不高,就像买股票,谁都可以买。但要做出有优势的FOF产品,除了要解决上述提到的普遍困难,机构最好找准自己的定位。他认为,对于产品线齐全的机构,可以全部用内部基金从而避免双重收费。对于规模较小的机构,则可以在全市场挑选,虽然多了一层收费,但投资范围增加了,可以选到不同策略里最优秀的投顾,费后收益可能比全部用内部投顾还高。比如在美国,共同基金FOF的前十名规模占比达75%,这十家中既有用内部基金为投资标的的,也有用全市场基金为投资标的的,还有两种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