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刑事责任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李万祥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6-06-24 11:33:38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4日讯(记者 李万祥)在司法实践中,非法处置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行为是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惩治这种行为,让“老赖”受到应有的惩罚,6月23日,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刑事责任研讨会在京举行,对此展开了探讨。

近日,最高法院印发《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全力推进各项执行工作,确保在两到三年期限内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其中,查封、扣押、冻结,是司法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保护申请人的债权,禁止被执行人对其财产进行处分的控制性措施,也是保障执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执行程序被称作“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非法处置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是导致司法机关“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执行难、执行慢是长期以来在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李轩教授指出,虽然现在从法院系统到中央决策层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但囿于相关民事诉讼当事人法律意识欠缺、法院执行力度不够、法院执行不作为或不积极作为等原因,执行难、执行慢的个案仍然普遍存在。

研讨会上,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介绍了一个“执行难”的典型案例:2011年初,唐山人李殿兴向唐山嘉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借款金额共计为4411万元。后因该公司无钱偿还,双方诉至唐山市丰南区法院,法院判决嘉润公司向李殿兴偿还借款共计4411万元本金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李殿兴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查封了嘉润公司开发的位于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的235套房产。

如果不出意外,债权人李殿兴可以申请法院拍卖房产,将卖房款用于偿还他的借款与利息。可是,就在法院发出拍卖公告后,许多购房者纷纷来申报“权利”。原来,部分被法院首封的房产,在债权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被非法转卖。

2015年2月6日,法院依法向唐山市路北公安分局移交了《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函》。函件指出:235套房产均属法院首封,至今处于查封状态。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发现房产被非法处置,认为该行为涉嫌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将有关材料移送警方。但从法院向警方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函后至今一年多时间里,涉案人员并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封财产的拍卖至今也无法推进。

像李殿兴遭遇的这种“执行难”,其难点便在于案件被执行人违规处置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是否有相关的法律对这种非法处理行为进行约束?

对此,李轩认为,非法处置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具体到上述发生在唐山的案例中,开发商在法院查封后,仍然销售商品房的行为无疑应以上述两罪并罚;对于购房者的购房行为,如果其是善意的,则可能因购买方式非法或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导致购买行为无效,如果其实恶意为之,则甚至可能构成相关犯罪的共犯。

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刚与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孙传忠则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非法处置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行为确实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但应择以重罪处罚。

“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判决要公,执行要狠。”中国政法大学何兵教授认为,法院被赋予各种惩治“老赖”的手段,比如“黑名单”中禁止乘坐飞机等高消费的限制,可以给“老赖”一定惩治。同时,通过积极的追究相关人员违规处置法院查封财产行为的刑事责任,也对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据悉,该研讨会由律媒百人会和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律媒百人会是国内首个由法律界和媒体界人士共同发起成立的公益性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刑事责任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财经app

“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刑事责任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刑事责任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新三板APP

“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刑事责任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