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棣:互联网金融不是过渡性词汇 而是划时代词汇

作者:范棣 来源:和讯网
2015-12-29 16:12:49

互联网金融最近有点寒,貌似五家企业里就有一家出事,跑路的、趴下的、摇摇晃晃的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需要大佬出来说点什么。于是,到了2015年年终,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抛出了一段富有哲理味道的思考,他说:从金融行业的价值来说,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不管是以互联网金融的形式,还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形式。“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互联网”都将是过渡性词汇,我们未来面对的,是一个“新金融”时代(金融行业网,2015年12月24)。之后,他说了两件互联金融服务实体的事情,一件是阿里系的网商银行给一个河北农村家庭2万元人民币纯信用贷款的事情,另一件是阿里的芝麻征信业务。

显然,这是在表扬阿里老老实实做金融服务实体的事情。井贤栋并没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而是在试图把阿里金融和眼下名称不太好听的互联网金融做一个切割,以表明阿里金融是实实在在的金融。

其实,我以为,既然阿里金融想把自己树立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旗手,既然想扛着互金的大旗领跑,就大可不必为了眼下互联网金融热浪里出现的泡沫而担忧,就没有必要随着主流金融界大佬们的看法,把互联网金融看做是一种过渡的金融形式。

因为互联网金融不是过渡性的词汇,不是过渡性的技术形式,而是划时代的词汇,划时代的金融革命。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更牛掰的金融

我比较不喜欢听有些专家这样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因为这是废话一句。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不是金融吗?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金融需要监管,因此,互联网金融也需要监管。这么浅显的道理干嘛不直接说,害得不少人专家为了证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浪费了不少笔墨。

有没有互联网,金融一样存在。但是,没有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情况,有了互联网,金融就是另一种情况。有互联网的金融比没有互联网的金融,更快捷、更简单、更直接、更大众化、更有效率、更省钱,一句话,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更牛掰的金融。

未来只有互联网金融

现在金融有不同分法: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传统金融、新金融,等等。事实上,稍微有一点前瞻性,我们不难看到,未来的金融只会有一种,那就是互联网金融。因为整个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基于互联网,互联网成为一种基准业态,如果说互联网金融的说法有什么不妥,也许把它描绘成移动互联金融似乎更加准确。

因此,互联网金融发展不会是一种过渡,而是一种永远。

有不少人试图理解,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似乎互联网金融有多么的深奥,其实是自己烦自己。原来黄金充当货币,当纸币成为货币的时候,货币的本质有改变吗?金融就是金融,本质没有改变,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只是换了一种新的形态而已。

互联网金融并不意味着风险更高

人们往往把现代金融与风险划等号,尤其大多主流金融家们。其实,这是小农意识。在现代金融产生之前,经济有没有风险?有没有波动?当然存在,而且几乎很难化解。最简单的例子是小农经济时代,过剩的产品根本无法转化为国民储蓄,那个时候在国民生产、储蓄、消费之间,国民经济很难形成平衡,唯一平衡的方式就是靠天吃饭。那个时代最大的经济风险是因为没有金融。

因此,金融的本质是规避风险,而不是相反。现代金融有没有风险?现代金融的风险并不在于现代金融本身,而在于金融管理者本身对现代金融的掌控能力不够。这好比说骑马有没有风险,尤其是骑一匹烈马。这个风险是因为烈马本身的性情,还是因为骑马人本身的技艺不够?我看是后者。

我们对现代金融了解不够,本质上是我们自己的能力问题,却往往把风险问题归咎到金融本身。你自己不会游泳,却要说游泳池有问题。在现代金融管理的世界里,我们正在被这样一种愚昧的思维逻辑主宰。

互联网金融也是一样,如果说,有什么风险,唯一的风险是我们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不够。互联网金融本身并不意味着,它比传统金融有更高的风险等级。

互联网金融并不简单等于普惠金融

阿里在美国上市的时候,马云路演有一段动情的宣讲,谈到淘宝正帮助成千上万的小企业主实现他们的梦想。帮助中小企业成功,这是阿里巴巴的使命。

这对于前15年的阿里巴巴来说,这基本是客观事实。但对于15年后的阿里来说,这却未必是事实。我们看到,阿里依仗着自己雄厚的资本实力,正以西风扫落叶的架势,扫荡着很多中小企业正在创业的领域。阿里像一头大象,当它闯入一个新的领域时,正在创业的中小企业主来说,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争取被阿里招安,另一种是无可奈何地的落荒而逃。当然,相同的情况这也不仅仅是阿里,腾讯也是如此,还有很多是中小企业天敌的其它独角兽。

现在蚂蚁金服宣称自己是在做普惠金融,正像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所说,阿里金融所从事的是一种普惠金融。

我们需要一点质疑。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普惠金融,你很容易搞一个P2P网站,这是一回事,但这个P2P网站是否能够成活,并给大众带来金融利益,这又是另一回事。因为互联网的便利,我们很容易搞P2P和众筹,但这并不等于普惠金融,充其量说,草根们有了一些金融创业的机会而已。相反,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和保护,中小互联网金融企业比起传统的中小金融企业更不容易存活,互联网世界里的独大和通吃的规则更加明显。就互联网业态本身来说,通吃更容易。所以,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无关。

真正的普惠金融一定是来自于制度的设计。没有制度的设计,在品牌、资本、互联网技术、专业人才这几重力量的叠加结果后,市场竞争必然形成一家独大和垄断,独角兽必胜。独角兽本身是对普惠精神的某种对立。

P2P金融健康发展需要制度设计

撇开企业家的道德问题,P2P金融出现的各种问题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P2P行业生存艰难。一方面,投资者期望风险小而投资回报相对高,另一方面,融资方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产生这些高回报的项目或者业务。唯一的可能是,融资方把资金用于自己能够把控的项目,这至少看起来风险还可以控制。所以,在实际的P2P金融市场里,自融和资金池比较常见。

由于互联网金融市场更有利于产生通吃,所以每一家P2P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都在强调一个快字,因为怕被吃掉。要发展的快,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竞争策略。如果没有制度设计,P2P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比其它行业更大的动荡和风险。最后的结果是,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会存活下来几个独角兽(也许只能是排名前五名的)。

因此,反市场垄断、反独角兽的资本并购,恰恰是P2P金融长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

作者:范棣博士,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智库理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亚联资本创始合伙人、银票网董事长。本文摘自范棣博士的微信公众号“财经这点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