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40余家平台与银行签约存管,仅占总正常运营平台2612家的1.5%,P2P银行存管远未到遍地开花。
在说银行存管之前,先说说什么是资金存管。P2P平台资金存管指P2P平台将交易资金、平台相关备付金、风险金等存放于第三方账户上,如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
在几个月前(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十四)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
一个月后,央行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第八条: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我们先看几组数据。据盈灿咨询统计,目前至少有17家银行涉足P2P存管业务,约有40余家P2P平台正式与银行签约存管(不含谈判、对接、合同签订中)。截至2015年11月底,盈灿咨询统计,正常运营平台为2612家。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的时间为7月18日,转眼到了12月,四个多月过去了,银行与P2P网贷平台是否大力响应了新的政策,让银行存管模式遍地开花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只有40余家P2P平台与银行签约存管,仅占总正常运营平台2612家的1.5%,连冰山的一角都谈不上。
P2P银行存管签约
政策解读
简单解读下(十四)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
首先,政策强调了资金存管方必须且只能是银行,之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就不能再作为单独存管方了。再就是明确解释了“存管”是什么:一、客户资金和平台自身的资金是需要分开管理的;二、客户资金账户需要接受独立审计,并且还需要公开审计后的结果。银行对客户资金有了监督的要求,并且政策性排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
再解读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第八条。短短的一两行字等于彻底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告别了此前风生水起的P2P网贷第三方托管梦,仅能作为资金支付通道的角色。
两份文件明确的肯定了银行,限制了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又会有怎样的后续呢?
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三部曲
先说说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史。
支付通道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P2P网贷行业发展之初,仅充当支付通道。此模式下,平台账户与平台客户的账户没有进行分开管理,仅实行代收和代付,资金在最后也都是全部流入平台账户。这个时候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仅为支付通道,无监管作用,从而出现大量平台跑路。
支付和保管
从2014年开始,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化成了P2P网贷平台资金的支付和保管两重身份。衍生出了两种模式,分别是分账模式和托管型账户模式,给平台增信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一、分账模式
平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上无法开设唯一的资金池帐户,而是一个结算帐户。结算帐户下所有借款人和投资人,以及平台本身的服务费收入等都对应有一个子帐户,是一个大的帐户体系。此模式下,这个账户的归属人仍然属于平台自己,投资者的资金还是会流到这个平台开的专有账户里。
二、托管型账户
这种模式下,P2P网贷平台为投资人和借款人均设置虚拟二级账户,每个账户都是独立且平级的。投资人首先把资金充值到其所在第三方支付里的账户上,当投资交易进行时,第三方支付把投资人的钱直接转至借款人账户,不经过平台账户,一定程度上杜绝了P2P网贷平台资金池风险。
联合存管
今年在两条政策出台后,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打击犹如二战后的柏林,想到了马云的一句话,“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模式,“银行+第三方”联合存管拉开了帷幕。
银行存管主要模式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银行独立存管模式,也就是直接和P2P平台合作,推出资金存管方案,由银行管理资金,P2P网贷平台管理交易,做到资金与交易的分离,使得平台无法直接接触资金,避免客户资金被直接挪用。
第二种为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联合存管”模式,属于第一种的升级版,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推出联合存托管方案,第三方支付主要作用为资金通道以及银行和P2P网贷平台之间的嫁接工作。
在银行独立存管的模式下,银行往往对平台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在团队方面,有些银行要求平台高管团队有五年以上的金融行业背景,并且会审核P2P网贷平台股东背景、注册资本、业务量等,比如股东方必须包括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还会将近期是否存在负面舆论信息等纳入审核范围。总之,银行考虑的就是安全,省心,因为平台如果出现问题,银行自身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目前整个P2P市场规模还不大,除个别行业龙头企业外,大多平台不具备对银行的议价能力,峰回路转,第二种联合存管的成因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大多面向的是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前已经合作过的网贷平台,并且第三方支付机构与P2P网贷平台来往已久,银行存管则是刚拉开帷幕,银行通过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能加省心,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继续获得部分营收,让自己的P2P相关业务得以继续生存,形成共赢。
在现有的机构中,银行确实是最安全的存管机构,且监管流程已然很清晰,监管制度也最严格和完善。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在操作流程或安全性上更可靠,银行的实力与技术也会更有优势。
银行在标准化产品上,例如基金托管,经验十足,但是网贷产品是非标准化产品,平台对系统的个性化需求比较强,需要经常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更新,而且P2P网贷的特性是交易小额又高频,对时效性的要求也较高,银行对产品和标的把控有难度。也就是说,针对各类P2P网贷平台开发出全套P2P网贷资金存管系统在短时间内完成难度大。
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长时间的市场摸索,在为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这一块具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存管系统比较完善,对不同平台的针对性需求的完成能力也较强,第三方支付在支付的便捷性和响应速度上,都超过银行,并且在产品的更新和运营的响应上都非常快速,这些都是银行很难办到的,银行对什么样的P2P公司可以接入银行,在早期缺乏判断,这时候,银行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逐步深入了解或者说学习,随着“联合存管”模式的兴起,也成全了第三方支付的“折中之路”。
P2P网贷资金存管至银行,确实能够降低平台跑路风险,解决投资人资金安全问题,还能帮助P2P网贷平台增加信用背书,那么是否有银行为平台提供资金存管,就意味着资金绝对安全呢?虽然银行存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平台碰到资金的可能性,不过风险点在于银行无法对每一笔借款逐一审核,无法辨识P2P借款项目的真伪,这意味着借款人造假的可能性是依旧存在的。还有一点,就是需要确定银行是否真的存管了,那么就需要查看P2P平台是否获得银行出具的存管报告,如果出具不了,就是假存管,投资人则面临的风险较大。
小结
从政策发布至今,正式与银行签订完成存管协议的P2P网贷平台寥寥无几。在未来,对银行而言,熟悉P2P网贷系统和业务是首要的,毕竟如果门槛设置过高让合作难以推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仍需要尽快找出自己的新出路,避免自身完全受制于银行。从银行存管的模式来看,似乎可以各取所需,实现共赢,但其实无论是银行独立存管,还是所谓的新形态联合存管模式,最终都必须是将资金存管放在银行。未来在第三方存管领域又会有何种新政策出台,会不会又是一阵翻云覆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