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发展矿产加工业可行否?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5-10-20 16:11:00

  《纳人报》8月7日刊登纳大经济学教授Roman Grynberg的文章分析纳发展矿产加工业可行性。近来非洲矿业政策常提到应鼓励采矿公司对越来越多出口到中国的矿产品开展“选矿”或“增加附加值”,但是出口精炼矿跟出口原矿有什么不同?纳矿能部副部长号召Rosh Pinah锌矿公司增加锌矿价值,称“选矿”和加工创造技能、劳动力、资本、市场、分销网络、质量等优势。确实如此,但反之亦然,正如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若要说服纳矿业公司开展加工首先得有技术、市场、分销网络,如果政府想进一步寻求金属矿产价值增值,应采取何种政策?按援助国和世界银行说法,非洲国家不应开展矿产加工。原因很多,以铜为例,需接近终端市场以便及时送货,需廉价充足电力,需其他金属制造铜合金。仅有矿石,开展矿产加工并无商业优势。我们应向日本学习。日本地下几乎没有铜但却是全球第二大铜出口国,铜都来自印度尼西亚、智利和秘鲁。日本不具储量和物流优势,其加工精炼铜、钢和铝的商业优势在于它立志打造船舶、汽车及钢铁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需要廉价金属以与美国和欧洲在船舶、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竞争,廉价原料成为日本工业崛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到了90年代日本矿产加工业已形成规模。一个没有铜、无国内发电资源、劳动力技能缺乏且昂贵的国家成为了世界顶尖铜出口国之一,这是政策促成长期目标和商业协同的了不起的案例。创造商业优势就像教育,昂贵、痛苦且不确保有效。如果纳政府希望创造铜、锌、钻石加工的商业优势,就要付出代价,比如电力投资、铁路港口建设以降低运输成本,但即使纳能出口精炼锌、铜,也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正如日本40年前所做的,我们要想想20年内希望走到矿业价值链的哪一步,并愿为此付出大量资源。仅纳一国不够强大,国家范围开展矿产加工经济利益是有限的,但整个南共体就有可能重复日本的发展道路,至少理论上是,因为南共体拥有资源、技能和富有进取心的人民。仅南非一国亦难以达成,需要邻国参与合作,南共体2.5亿人口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力量。但是南共体不愿这样去做,大多数国家仅狭隘的考虑本国商业利益,这种意识不改变,纳和南共体矿产加工不会有什么显著的有益发展。

  关闭汽车贸易管理与汽车市场

  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

  二手车交易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