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等改革也在按计划推进。例如,在9月初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时就提出,推动改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方式,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数据监督和技术反腐体系,促进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红利会越来越多,将更令人期待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市场与政府这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随着负面清单的“出炉”,两者的边界终于清晰。
“负面清单是我国走向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标志,它的目的就是更大程度上来激发市场活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向上证报记者说,负面清单制度“出炉”,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一大步。
市场准入“硬骨头”如期被破
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配套措施。
《意见》指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改革就是要继续去啃“硬骨头”,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眼中,中国整体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目前的问题是政府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下一步改革必须要划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恰是这重要一环。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彭森早在去年底时也向记者表示,2015年改革的首要一项即是要尽快推出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各级政府正在陆续清理政府权力清单,但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有负面清单,因为法无禁止皆可做,定了负面清单以后,其他就都可以开放了。
如今这块“硬骨头”如期被破。
《意见》提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限制准入事项,或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而据记者了解,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等改革也在按计划推进。例如,在9月初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时就提出,推动改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方式,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数据监督和技术反腐体系,促进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红利会越来越多,将更令人期待。
部分地区先试 2018年全国推行
《意见》提出,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原则,从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了全国推行时间表,无疑将助推进一步简政放权、彰显市场主体地位。”经济学家张连起认为,而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项改革将给中国经济注入的长久动力。
回望“十二五”,2013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出台我国第一张针对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两年来这份清单从最初的190条,几经删减至122条,取消或放宽了18个领域的限制。到了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贸区成立后,四个自贸区开始共同使用一张负面清单,开放度大大提高。
同时,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显示出它所带来的“改革红利”。从试点区域的情况来看,其带来了市场化改革“质”的飞越。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实施新版负面清单至7月中旬,四大自贸区通过备案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共754家,合同外资421亿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市场活力的激发可见一斑。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在现有改革初见成效的同时,自贸区新一轮的改革措施有望继续落地,其中备受期待的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49条政策或将正式出台。
“自贸区负面清单主要针对外资,未来我国实行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主要面向内资,特别是民营资本。”张连起认为,通过负面清单制度,可以打通我国一些地区和行业原有的很多壁垒,预计包括金融、保险、电力、石油等过去民营资本难以进入的领域将进一步开放,这无疑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更多动力。(记者 于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