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危机:腐败丑闻缠身、业绩下滑难阻

来源:北京商报
2015-10-20 09:07:03

  在金融危机过去七年后,高盛被另一场危机困住手脚。腐败丑闻缠身、业绩下滑难阻、集团CEO贝兰克梵患癌需要休养,全球顶级投行高盛的光环加速褪去。投资银行的命脉本在信心,在投资者信心流失的漩涡中心,高盛能否躲过一劫备受瞩目。

  祸不单行

  贝兰克梵病情加重,正值高盛卷入马来西亚基金腐败丑闻和业绩下滑之际。现年61岁的贝兰克梵上月宣布,他已经身患淋巴癌,自己正在接受化疗,会在不接受治疗时上班,一周治疗,两周休息。与此同时,作为美国政府反洗钱与反腐败行动的一部分,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司法部已经着手调查高盛与马来西亚主权财富基金之间的关系。

  据报道,2013年初,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曾与高盛进行了接触,希望后者帮助1MDB迅速并隐秘地融资30亿美元。但这笔资金到位后,相关开发项目没有进展,资金的具体用途也没有进一步披露。知情人士称,作为回报,高盛获得了近3亿美元的酬劳,远远高于通常情况下的数百万美元。

  今年以来,高盛一直“官司”不断。高盛“欺诈门”在今年4月再度爆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高盛集团及一位副总裁欺骗投资者,在一项与次贷有关的金融产品的重要事实问题上向投资者提供虚假陈述或加以隐瞒。

  类似的指控还要追溯到五年前,SEC指控高盛涉嫌在与次级抵押贷款关联的债务抵押债券中欺诈投资者,以后者同意支付5.5亿美元并改变商业惯例告终。SEC在宣布达成和解的声明中称,这笔罚金是有史以来美国证交会向华尔街企业征收的最高罚金。

  在高额罚金面前,以往财大气粗的高盛似乎越来越底气不足。由于全球市场动荡影响了交易收入,高盛三季度盈利同比大幅下滑,不及分析师预期。上周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高盛三季度净利润14.3亿美元,同比大跌36%。营业收入68.6亿美元,不及预期的71.2亿美元。这是高盛季度营收两年来首次低于70亿美元。

  风光不再

  关于高盛作为聪明的“局内人”算计天真的“局外人”,指控对于高盛的影响更像是外伤,营收的持续缩水则是侵蚀高盛的内伤。2008年金融危机“一击”之后,投行的固定收益(FICC)业务在收入和体量上似乎都年复一年愈加“清瘦”。

  上周高盛财报显示,FICC业务收入在三季度下降幅度达1/3,资本回报率也下降至两年低点的7%。而高盛并不是金融危机后惟一一家在FICC业务上一路坎坷的大型投行。摩根大通集团的财报显示,三季度FICC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美国银行的FICC业务收入下滑11%,而花旗则遭遇了16%的下跌。

  FICC业务风光不再与全球大多数经济体较普遍的低利率状态密不可分。此外,目前市场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而投行FICC部门在债券等资产方面毕竟还有相当的库存,受市场影响也较大。眼下美联储动作不明,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滞销,信贷市场难免表现不佳。

  而从FICC业务自身来看,也有分析指出,近几年FICC内部新业务开发没有“大动作”,缺乏新的利润“引擎”。反向来看,由于FICC业务收入不比从前,多数投行都逐步对FICC业务体量进行缩减,相关的利润也会因此出现同比下降。

  据了解,金融危机以来,市场周期性和结构性的改变使投行的FICC业务受到很大影响。监管收紧造成的市场结构性调整,迫使衍生品从不透明、高盈利的私下交易中走向低利润和集中清算交易。与此同时,大投行客户的兴趣也开始从投资国外高利润固定收益产品转回到了着重于普通政府、公司债券的状态。

  被迫转型

  高盛的财务主管表示,FICC业务收入季度波动很大。实际上,FICC业务一季度情况尚好,资本回报率一度高达14.7%。若从前9个月的总体表现来看,高盛的FICC收入同比下降仅为1%。

  不过,高盛的调整也许不会等太久。瑞银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欧洲银行都在继续缩减FICC业务。尽管FICC业务在上半年因市场波动性加大而表现有所转好,德意志银行、瑞信和巴克莱仍表示将分流FICC业务资产并进一步压缩相关资本投入作为FICC业务的战略调整。

  在FICC备受市场争议之时,高盛另外一个主要分支业务——投资管理近年不声不响地迅速成长起来。这项业务三季度收入达到14.2亿美元,距FICC的最高纪录14.6亿美元也相差无几。主动股票业务也有240亿美元资金流入,数额为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黑岩集团同等业务的一倍还多。

  金融危机爆发后,“五大行”相继倒闭、出售或是改制,现代华尔街引以为傲和赖以立足的独立投行业务模式已走到尽头,也标志着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立法将投行从传统银行业务分离以来,“五大行”以极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投资银行作为华尔街王者的时代。

  危机深入,投行模式愈行愈窄。投行依靠短期货币市场为自己提供资金,不过通过这种方式借贷变得日益困难。作为在金融危机中幸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作为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将获准开展储蓄业务,成为一种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