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习惯低收益理财 低收益理财的时代才刚刚开启

作者:李意安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5-10-19 16:36:08

充裕的流动性似乎一下子找不到更为理想的风口。

降息周期的引导下,市场收益率步步下跌,虽然明知这一天迟早会来,转圜的阵痛还是让人不免心悸。

    “理财没有成就感,但不理财没有安全感。”因为供职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许琦曾经在银行理财、信托、资管、P2P等各种短期理财中“薅得一手好羊毛”,对各类产品的收益比对也乐此不疲。但如今,收益率的普遍下滑,各类产品收益差距也在逐步收窄,这让她感到十分茫然,曾经一度对年化5%至6%的无风险理财收益率不屑一顾,如今看来却是到了可遇不可求的地步,“今时不同往日。市面上能够放心购买的银行理财年化利率基本都已经跌到了4%左右,连风险最高的P2P收益率都跌进了10%。而且感觉颓势难挽,一月低过一月。”

    上半年的快牛行情吸引可观的资金涌入股市,然而巨幅震荡之后,充裕的流动性似乎一下子找不到更为理想的风口。

    但事实上,痛苦的不仅仅是个人投资者。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老总向记者坦言,去年开始,就感受到优质标的开始日渐紧俏,今年感受更为明显,尤其股市下挫的近几个月。

    该老总称,“此前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主要来自非标资产,而非标资产背后的主要标的则是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进入拐点,政府融资平台也面临偿债压力;今年上半年股市繁荣,股权质押也曾经一度成为不错的非标资产,但是现在股市回落,后续再寻找优质资产很难了。”

    而大量从股市出逃的资金正向固定收益市场蜂拥,固定收益市场整体收益走低也已成大势所趋,难以逆转。然而,此之砒霜,却可能是彼之蜜糖。一位接近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人士告诉记者,大量市场资金涌入,对企业吸引力巨大,今年下半年,随着发债主体的扩容,申请发债的公司出现了井喷态势。海通证券在其10月12日研报中表示:利率新低翘首可盼,零利率是长期趋势。

    “中国人要习惯低收益理财,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局面都不会改变,甚至会更低,低收益理财的时代才刚刚开启。”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对记者表示。

    市场到底怎么了

    “不愿意被期限禁锢,尤其是在这么低的回报之下。”许琦一语道破痛点,“但似乎也没有什么明确方向。尽管现在股市在反弹,但此前股灾中亏了不少,觉得股市太过凶险。”虽然国庆节后股市甫一抬头,便又有资金追逐而入,但许琦短期不敢再涉足了。

    然而需要直面的是,如今的收益率水平极有可能再下一城。

    公开数据显示,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9%,再创近两年新低。同时,来自银率网的数据显示,9月份有108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低于3%,有546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落在3%(含)到4%区间,较上月增加19.21%。信托市场同样不容乐观,9月份的平均收益率是8.74%,8月份是8.86%;而P2P领域,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9月月报》显示,9月网贷综合收益率为12.63%,继续呈现下降的态势,再次刷新了近期的综合收益率新低。

    而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显示了一组阶段性数据则显示银行的发行热情也逐步减退:1个月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2435款,占总发行量的 52.55%,环比减少0.81%;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1404款,占总发行量的30.3%,环比增加13.87%;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593款,占总发行量的12.8%,环比减少19.43%;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发行157款,占总发行量的3.39%,环比减少41.44%。

    海通证券发表研报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及全球资本回报下降影响下,低利率时代已经到来,零利率将是长期趋势。居民可选投资品种回报率全面下降,银行间货币利率降至2.5%,1年存款利率1.75%,债券收益率趋降,货币基金收益率低于3%,理财收益率下行开启,而房屋产租金回报率不到2%。

    海通预计,中国2016年10年国开债中枢应该在3%以下,10年国债利率有希望降至2.5%。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和地产周期都到了尾声阶段,城镇化最快的阶段也已过去,因此,长期利率创新低势在必行。

    各种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也正在面临萎缩,“客户的心理底线不能接受如此之低的收益,产品发行太多会造成募集不足,但如果发行的利率太高,现在我们自己都找不到好的资产,只会导致银行自己的亏损。”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资产配置荒”被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推至的结果,但显然,这一天来得并不意外。

    去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5次降息,一年期基准利率已经从3%下调至1.75%。此外,央行多次降准,市场流动性总体持续宽松,市场利率随行就市,不断下降。“我们预计总体上看,这种低回报率的情况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因素固然是一方面,但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因为优质资产的大量供给一定是对应着实体经济繁荣下的融资需求,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投资驱动的模式已经风光不再,消费和创新驱动的模式还在培育之中,对资金需求的萎缩是大趋所势,也将使利率水平长期维持在一个低位水平。”一位国泰君安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相较于零利息多年进入升息周期的美元市场,以及海外相类资产的收益回报,事实上如今的收益水平依然有下行空间,

    银行个金部人士坦言,当下的应对策略是不得已加大了市场代销产品的占比。“虽然玩法不同,但无论是银行理财、信托、债券、资管,甚至部分P2P,背后对应的资产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承压经济下行趋势,优质标的——所谓优质,则是相较于此前的风险收益比,如此‘小确幸’的产品正在大幅减少。”“今年年初我们就感觉未来优质资产可能会越来越少,年中股市出现大幅调整之后这种感受尤其明显,上半年机构赚的主要是跟股市相关的钱,稳定的高回报率一度掩盖了资产萎缩的实质,但在股灾之后,大量资金回流,此前参与打新配资的资金回流债市,使债券收益率在三季度出现了一个快速下行过程。”债券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家中型券商的资管人士告诉记者,今年起银行理财委托外包的情况比较多,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银行理财收益率存在一定粘性,对机构而言就是资金成本下跌得慢于资产收益率,同时经过前期收益率的下行,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已经非常薄,“虽然无风险利率未来还处在下行趋势,但信用利差可能会随着企业基本面恶化而扩大,因此短期内我们也会相对谨慎一些。”

    涅槃阵痛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告诉记者,目前对银行而言,应对策略是两个:在业务结构上,加速向资本市场的转型;在地域分布上,加大海外配置的拓展力度。

    但上海一家本土银行个金部负责人亦坦言,对银行而言,这个过程也许要比想象中漫长。“向资本市场的转型,其实我们开始了已经有一两年的时间,比如在产品结构中增加一些债券类或者量化对冲的产品等等,但是研发自有产品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进行人才储备和风控体系的建设,以及进行一些制度的突破,因此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增加与私募机构的合作,比如增加代销产品的份额等等。”该人士表示,“海外市场则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现在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高净值人群存在海外资产配置的需要,不仅仅是财富管理,海外教育、保险、健康医疗、海外置业、移民等各方面都存在需要,但是海外的资产、投资环境都比较复杂,对我们而言,可能比资本市场更为陌生,国内这样的人才非常稀缺,团队的建设储备也需要时间,因此就在最近我们银行刚刚跟瑞士一家古老的私人银行开始了战略合作,为其代销一些海外资产配置的产品,以此作为我们海外市场探索的开端。”

    尽管银行人士也知道抱残守缺并非此间正道,“但是坦白说,转型不是一时三刻能完成的,而且从银行的优势出发,也不会想要放弃非标资产,毕竟非标资产作为一种类信贷业务,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发审流程,银行都是最熟悉的,也曾经为银行带来过巨大的利润贡献。”

    该人士表示,此前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主要来自非标资产,而非标资产背后的主要标的则是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进入拐点,政府融资平台也面临偿债压力;今年上半年股市繁荣,股权质押也曾经一度成为不错的非标资产,但是现在股市回落,资产配置出现了青黄不接。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告诉记者,除了上述原因人口老龄化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人口老龄化带来了需求的下降,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目前全球都面临老龄化,但是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接近2400万,占整个老龄人口的11%。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有54%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而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近几年农村空巢老人比例也已接近半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被无情打碎,因此需要社会化的服务需要跟进到老年人家庭。

    根据人口结构和社会现状的改变,产业结构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看到,现在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并没有进入到一个市场化的阶段,许多领域依然处于国家垄断的范畴。

    一位不愿具名的经济学家建言称,建议政府开放更多领域的,“比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文化娱乐行业的开放,垄断经营企业的开放,健康医疗养老教育等行业的开放。只有开放才能够带来新的活力,只要资本能够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收益回报自然就会上升。”

    该经济学家补充认为,知识产权以及财产权利的保护对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亦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过去这些年里制度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这一制度的健全将有利于促进更多的创新,为经济带来新的推动力。“今年年初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虽然鼓励创新是好的,但是也加剧了创业领域的泡沫,过去我们总说旁氏骗局,但现在也有很多的现象,我们称其为‘旁氏融资’,但这对经济本身没有助益。”

    此之砒霜,彼之蜜糖。事实上,对于身处融资端的中小企业而言,理财收益率的下滑恰恰意味着融资成本的大幅下降,而这对企业而言,无异于一场久旱甘霖。硬币的另一面,社会直接融资成本的降低。

    今年9月,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及发行60亿元人民币债券,债券期限结构为5(3+2)年期,实际认购超过80亿,竞价后确定票面利率3.9%,创下同类房企发债利率新低;紧随其后,9月29日,万科公告其2015年公司债券 (第一期)发行工作已结束,作为信用等级3A的无担保品种50亿人民币发行规模,5年期品种,最终票面利率为3.50%,再度打破记录。

    上述接近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股灾对市场资金的挤出,固定收益市场迎来了春天,“多的时候单日有上百只债券报批交易所”。2014年底《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修订之后,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得到了有效扩容,交易所向合规性审批方向的转变促使了发债效率的提高,流动性宽松背景下,自由询价竞价的机制也促进了发债成本的降低。“改革可能刚刚开始。也需要市场的呵护。”该人士称。

    “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方式跟行业属性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房地产和工程类的项目,一方面回款周期比较长,另一方面银行惜贷,股权融资又进入冰河期,债市就最好的融资通道。而像游戏类的行业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现金流是很好的,账面上永远趴着钱,就不会轻易选择债务融资。”中信建投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全球人口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经济的这种新常态面临着大滞涨、大缓和的调整周期,这个周期什么时候是尽头,我相信没有人看得清,也没有人有信心去做这个判断。”管清友告诉记者,“总而言之,这将成为一场长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