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中国制造2025”?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来源:光明网
2015-10-15 11:57:27

  光明网评论员:在昨天(10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比较细致地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意涵。8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以“学术特辑”的全刊篇幅论述了“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的观点,具体论述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条件、环境及其路径。中国制造2025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相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偏向技术性的制造业发展规划。相对于国际上的“工业4.0”(也称“4.0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立足中国当下工业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发展规划。但是,实际上,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当然不是纯技术上的,其目标当然也不限于中国当下工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排序。实现中国制造2025,意味着中国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而所谓制造业强国,“就是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里都至少有一个中国企业能占据高端地位,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产品定价权和行业话语权”。

  实现中国制造2025,靠谁?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谁来操办、操作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所设目标的问题。据报道,在上述会议上,李克强说:“过去我们一谈推动工业发展和技术改造升级,就觉得应该是政府切一块资金分给企业,由企业内部的工程师苦苦攻关。”由此可见,操办、操作中国制造2025不独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单靠制造业企业本身的事情,而是要靠“全社会力量”。依靠和整合“全社会力量”操作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手段和平台是什么,李克强给出的答案是互联网这个“广阔空间”。

  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的资源,不仅是中国的,更重要是世界范围内的。而整合资源,当然也不限于互联网平台,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一切可用的合法手段,如上述《中国经济周刊》在“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所提出的“引资购商”等具体路径,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备用选项。

  在目前中国的发展环境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也许正合其时。从工业技术上讲,中国经济下行的现状,与中国制造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位次不无关系。不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还是发展实体经济、避免产业空心化,其不可或缺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以至强大。

  也正如“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的观点所述,中国制造2025所面临的操作环境,是世界制造业升级的具体技术路径已经为工业发达国家所给定,如所谓“工业4.0”。以中国制造业后发的现状,很难另辟蹊径独闯一条达至世界先进制造业水平之路。实事求是地讲,在10年之内,以中国互联网整合资源的能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前路肯定崎岖而坎坷。所以,在尊重产权、尤其是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引资购商”等符合国际惯例的合法途径实现融合式创新,实现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目标,就不失为一个现实可行之途。

  因此,上述所谓“引资购商”实际上是中国在向世界制造业先进国家继续开放环境下,对“招商引资”的换代或替代。“引资购商”,将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整合先进技术,融合自主创新的技术,进而占据行业及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提供垫脚石。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经济数据难言乐观,改革必须动真格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