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连跌数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是否呈现跷跷板效应?答案无法乐观,9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发行规模两大主要数据均处下滑中。
先看发行量:
银率网数据显示,今年9月累计有161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634款理财产品,相比上月减少2.17%。
再看收益率:
当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3%,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69%,较上月下降0.2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9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9%,再创两年新低,较8月份下降0.05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下跌。
虽然两者数据不一致,但反映出的却是同一个问题:银行理财在资产端缺乏优质投资标的,加之“宽货币”,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收益水平都出现持续下滑。
近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走势
收益因何沦陷?下滑已在预期之中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因何会出现滑坡?
这就必须提到资产配置荒,尤其是高收益、低风险资产同时出现明显收缩,开始让市场出现这样一个矛盾:资产回报预期维持高位,但高收益资产大幅收缩。
股灾后回流银行的大量沉淀资金急于再配置,大量的负债对接少量的资产,结果当然是将收益平均化,压低利率中枢。站在银行的角度看,负债利率下降速度远不及资产收益的下降,这也极大的影响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收益率。
当然,这些回流银行的资金中,仍有不少观望资金,他们已经习惯了高收益产品,当国内资本市场衍生金融产品供应急剧收缩时,他们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保值资产,不过A股出现投资机会时,固收资金或将回流。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持续下降,交银金融研究中心在年初发布的《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中曾预计,受资金面宽松和实体经济增速回落影响,今年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徘徊在4.5%~5%左右的水平。
文中认为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呈市场化特征:一是理财产品收益率与传统投资端收益率的相关度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等主要传统投资品种的密切度提高,两市场收益率的下行将及时传导至理财产品收益率;二是存量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的风险暴露有可能导致产品收益率下降,若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存量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的质量将降低,相应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将有可能逐步暴露,进而可能导致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水平下滑。
发行规模因何缩水?银行发行动能下降
整体而言,三季度以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已出现持续缩水。
分析认为,在实体经济中缺乏优质投资标的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下降显著。此外,在经历了前期股市的震荡之后,银行理财进入股市的资金急剧缩减,银行在这方面的投资也更加谨慎。当前,优质的项目炙手可热,项目端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去降低资金成本,所以即使有较好的项目,也很难获得较可观的收益。因此,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动力被削弱,整体发行量的减少在情理之中。
而从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行的发行量缩减明显,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总量虽有所下降,但占比却持续攀升,9月首超四成。
具体来看,9月份,国有银行发行870款产品,环比减少8.9%;股份行发行1136款产品,环比减少6.04%,农商行发行650款产品,环比减少4.13%;外资行发行88款产品,环比减少21.43%;仅有城商行理财产品当月发行实现环比增长6%至1890款。
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认为,城商行发行量占比的不断攀升,主要同银行理财的转型有关,“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行正在进行理财产品转型,缩减封闭式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逐渐向开放式理财转变,而多数城商行理财产品业务起步较晚,在人才储备、风险把控、投资能力等方面暂不具备大规模转型基础,这是造成目前这种分化局面的主要原因。”闫自杰说。
3%-5%收益区间产品成绝对主力
观察9月份数据,有108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低于3%,较上月减少7.69%;此外只有50款产品预期收益率超6%,预期收益率落在5%到6%区间内的产品数量也急剧下降。
与此相反的是,有546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落在3%(含)到4%区间,较上月增加19.21%。有2150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落在4%(含)到5%区间,较上月增加31.02%,几乎达当月发行量的一半,预计未来会进一步增加。
这就意味着,高收益产品逐渐淡出银行理财市场,预期收益率3%-5%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绝对主力。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虽呈下跌趋势,但相对平稳,保持在5%以上。7月份,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跌破5%。
彼时,业内人士普遍将“破5”原因归结于:一方面上半年的三次降准、三次降息所释放的流动性陆续传导至货币市场,且货币政策有持续宽松预期,推动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下降至“破5”;另一方面,经过6、7月份股市大调整及对银行理财资金入市的监管趋严,银行理财在改革转型中缺乏可投资的高收益资产。
“年末翘尾”别错过
基于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预期及实体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还将持续下降态势,不过银行理财的“年末效应”或许会是一个值得介入的投资机会。
简言之,出于年底冲业绩考虑,商业银行往往在年底推出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带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收益率在年末出现“翘尾”。
虽然2014年9月份“236号文”严禁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等手段对存款“冲时点”,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季末理财和短期理财等现象,不过二三梯队股份行及城商行对此把控并不严格。
以2013年为例,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在四季度出现上扬,1年以上产品上扬幅度由其明显,从当年11月的6.8%涨至次年1月的8.1%。同样,2014年11月至今年1月,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因此,中小股份行及城商行在11月至次年1月所推出的理财产品,或许将在整体收益率下行时出现小幅上涨,值得注意。
最后借用北大教授宋国青曾于9月中旬在一次演讲中所提到的一句话:对投资回报率的预期要调整到位,今后3-4%的投资回报率就已经不错,5%就是赢家,劝大家尽快以平和心态接受3-4%的投资报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