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O2O的全民狂欢,只是看上去很美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10-15 08:24:00

  原标题:外卖O2O的全民狂欢,只是看上去很美

  今年初,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宣布合并,持续近1年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暂告休息。前不久,从团购网站“百团大战”中幸存的“美团”与“大众点评”也高调牵手。而眼下炙手可热的外卖O2O平台“饿了么”,正挥舞着大把的钞票疯狂补贴……

  假如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想象成一条波涛汹涌的长河,滚滚而去的多少浪头曾让你热血澎湃,让你感觉自己终于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想要大展身手?“自主创新”似乎是上个时代的话题,而“用户体验”根本就是陈词滥调,至于“工匠精神”、“产业闭环”等算是半老徐娘的噱头,已经被诸如“O2O”、“互联网+”等小鲜肉打入冷宫。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往常大众眼里的“高精尖”行业,现在很多时候不是靠技术或者创新来跃过龙门,反而是靠补贴商家和用户来抢占市场,说白了就是放血烧钱。

  现在大部分的互联网人创业遵循的模式是:

  用一个好创意(情怀)找一群合伙人,用一群合伙人做一个大框架。

  用一个大框架(软件)拉一波投资人,用一把人民币抓一群新用户。

  用一个高起点(用户数)继续找投资,用新的人民币抓更新的用户。

  最后完成IPO,众股民接盘。

  此种模式健康与否笔者不便评论,就单单讨论下怎么盈利来回报股民吧。

  先说结论:没有清晰盈利预期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

  有人在各种场合用不同语气描绘了外卖平台的美好未来:大数据提高服务效率、巨量获客催生个性化服务、精准营销有助于精准广告投放……假如你再追问:清晰的盈利路径究竟是什么呢?他们思索良久后也只是喃喃:会盈利的,一定会盈利的。

  前天笔者叫了美团的外卖,因为有补贴;昨天叫饿了么的外卖,因为有更多的补贴;估计以后还会不断的叫不同平台的外卖,因为会有更多未知的补贴。此种所谓的“用户粘性”,不禁让人联想到一种古老的作死方式:花钱买吆喝。此前种种的美好憧憬,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毫无稳定性可言的基础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第一个耍流氓行为是:以极度不稳定的用户基础作为发展前提。

  这只是用户粘性这一个问题,而更值得重视的是平台商家的维护。

  那些承担着高昂房租和人力成本的小饭馆、小快餐在这一轮疯狂的烧钱过程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因为商家单品生产效率和派送成本的限制,入驻O2O平台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客流;而本就打折的单品价格,如果没有补贴的话,已经是亏本的买卖。这样看来,作为外卖O2O的核心——平台商家,选择入驻饿了么的原因只剩下了一个:补贴。

  那第二种流氓行为就成了:依靠同样极不稳定的商户群体来提供产品。

  在人民币燃烧的烈火中,饿了么做出了日均订单超100万的成绩。看上去,好像一个新的“淘宝”正在出现。但事实是,本就在互联网领域泛滥的刷单行为,在饿了么缺乏反制措施的情况下更加肆无忌惮。投资人到底在为什么而买单?是高频次消费的优质客户,还是仅仅在报告中存在的一串串数字?

  这就是第三种流氓行为:以水分饱满的数据作为发展潜力的背书。

  这是一次披着互联网外衣的耍流氓行为,壮观得像一场烟火表演。

  归根到底,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无论它怎样提高这个社会的效率,怎样对庞大得让人迷失的数据进行精准配置,它本身只是信息的交互。互联网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助力,有时候这种助力还很强大。但互联网本身不生产实物,互联网也没办法把一个乘客从甲地直接瞬移到乙地,这些都需要实体经济。可以说,互联网的产生大大提高了实体经济的效率,但正如1后面的0一样,无论有多少0,前面的1才是真正的核心。

  当其他国家的创业人纷纷开始研究无人驾驶、仿生技术、材料技术,努力要将工业化带进4.0时代的时候,我国的部分互联网人却集体选择了最神奇的发展方式——补贴。

  互联网当然不只是由科研人员组成的象牙塔,这里当然也需要柴米油盐,需要美容美发。而这正是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传统行业爆炸式发展的催化剂。这有别于镜花水月的概念炒作,而是真正改变一个行业的存在方式。

  举个例子。

  租房这个行业,与私有制一样古老。在当今社会,这个行业的关键词是“中介”“二房东”“蚁族”“吃力不讨好”。但如果我告诉你,有一家公司成立不到5年,以“二房东”的身份完成了累计共1.7亿人民币的融资,月营收1600万以上,并且分公司即将遍布全国,你是否会惊呼:这就是传说中的闷声发大财!

  这家公司总部在成都,叫做优客逸家。

  它把房源获取、设计装修、带看签约、租后服务、线下社交等所有节点都整合到互联网系统里,强行把“租房”这一非常古老的行业带入了互联网时代。其后的融资扩张、整合产业链、开发金融产品,都水到渠成得不像是新晋公司。

  这才是互联网创业的另一种正确姿势。

  优客逸家CEO刘翔的一段话,阐明了这种正确姿势的核心逻辑。

  “当企业内部的运营信息高度透明时,就可以做数据挖掘与分析,而且实时反馈。后端全部打通意味着公司360度无死角,所有的事情都信息化,高度开放和透明,它的效率传统企业根本无法想象。我们把这一套用到很low的‘二房东’生意里的杀伤力非常强。就像《三体》里的降维攻击,我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

  说得真好。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风暴已经震惊世界,以至于高层也屡屡发声,可是那也只不过是将一些泡泡吹得更大而已。实体经济艰难是未来的大概率事件,投资人圈子也变得越来越理智和谨慎,对于清晰的盈利路径越发重视,这产生的结果只能是:

  烧钱补贴模式的冬天即将到来,而互联网+传统行业正在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