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二孩经济”:幸福在纠结中生长
生还是不生?这是放在一代中国父母面前的自由,也是一份纠结。
自从去年,“单独两孩”政策全面实施,让不少符合条件的家庭“跃跃欲生”。然而,心动转化为行动,远比想象中困难。“老二”的出生不仅仅只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这牵动着很多家庭的神经,也牵出了家庭新的账本。
有专家指出,二孩,无论穷养或富养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面对这样的经济门槛,“生或不生”的选择题,折射出社会的焦虑,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因为不管如何选择,我们都要对自己负责,对下一代负责。
今天,我们刊登的“二孩经济”调查,是在互联网上发起并获得反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剖析一个二孩家庭的“经济账”,我们能直观真切地看到其中的经济因素,也对二孩带来的种种经济猜想给予了一些解释。
刚性支出几乎持平
小王和小顾是一对80后夫妇,分别在上海两家国企就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收入尚可,一家人其乐融融。
今年,小两口迎来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里的“老二”出生了,一个胖墩墩、超级可爱的姑娘。小王和小顾的大儿子是2011年出生的,今年刚上幼儿园中班。很多人非常羡慕这对小两口,说他们是一儿一女,正好凑成一个“好”字。这话算是说到小王的心坎里,每次都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说到家庭支出,身为母亲的小顾毕竟更细心些。“我自己也总结过,从支出上看,第二个孩子的开销不会超过第一个孩子,但也肯定比一半要高,大致在这么一个区间。”小顾坦言,第二个孩子的重视程度和第一个是不一样的,“很多父母说,老二是当猪养,这话太夸张了。但直接花在老二身上的钱绝对比不过第一个。”
“比如,头胎备孕时叶酸吃了半年,花费1000多元。”但生二胎时,已经很有经验的小顾,备孕期间所花的营养费却不多,这项费用算是省了不少。
当然,更多的刚性支出是无法节省的。儿子和女儿出生的时候,小两口都选择住公立医院的单间,每天1500元。“我们打听过,私立医院剖腹产是7万左右。如果选择孕产套餐,基本上私立医院的顺产是7、8万左右,剖腹产是10万到15万左右的价格。”相对来说,公立医院还是省很多,小王非常庆幸。
除了医院的费用,生孩子还要购买吸奶器、消毒器、保温瓶等用品,小顾说这大概花了3000块钱左右。“养两个孩子最大的刚性支出,是奶粉纸尿裤,这是省不了的。”在小孩3岁之前,奶粉和纸尿裤是小孩的最大支出。小王和小顾为孩子选择的是中等价位的纸尿裤,300元一包能用一个月,“至于奶粉,因为老二出生才三个月,现在仍以母乳为主,辅之以进口奶粉,大概200元至300元左右一罐,能喝两周左右。”
无论两个孩子的年龄差别有多大,除了奶粉纸尿裤,还有一块大的支出是孩子的衣物。“衣服支出变化,取决于孩子的性别和年龄差距,3岁之上的差距,两个孩子的衣服可以传承。”小顾给记者看了下衣物,每个孩子的内衣准备4件,春秋、夏、冬三季,每个季节要备3至4套衣服,再加上鞋子,每个孩子的置装费控制在每年5000元。
“当然,也有朋友送的,但不能指望这个,该买的还得买。”小顾坦言,第二个孩子的东西没有第一个孩子的买得多,但由于物价上涨,基本是1∶1的水平,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生第二个孩子成本要加倍。
隐形开支无法预测
调查数据显示,有55.05%的人表示,自己没有生育二孩的计划,而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有53.75%的人表示,自己会因经济原因放弃生育二孩。这两项数据表明,面对二孩的选择,现在的父母更加理性和谨慎,很多人把经济上的承受能力,作为考量这一问题的首要因素。
说到经济压力,小王也有特别的感受,他认为抚养孩子的刚性支出还是相对有限的,关键是很多隐性支出不可预期,让年轻的父母们“亚历山大”。“比如,坐月子这件事弹性就很大。生头胎时,月子是在丈母娘家坐的,相对来说,各种开支就比较小。今年生二胎前,全家人商量决定,月子去月子中心坐,一来老人上了年纪,再照顾产妇会比较累,二来也想试试月子会所的服务。”小王说,他们经过比较,最后选了市中心一家酒店的月子中心,四周时间共花费3.6万元,“这个价格在上海还算是性价比高的,现在很多月子中心开价都在5万以上,一些高端品牌动辄就是10万、20万呢。”
除了坐月子,还有一些生活开支也免不了增加。怀孕时,有一天小顾对小王说,“我们家里的车要换换了吧?”一时,小王还没有反应过来,“车子才开了5年,保养得也不错,为什么换?”“因为以后要多个人,5人座的车子太小,换辆7人座的,还能带上一方父母一起出行啊。”这样的要求是无法拒绝的,于是,小夫妻很快就花30万购置了一辆7人座进口SUV。对小王来说,在准备生二胎时,这笔开支可是从来没有想到的。
当然,有很多隐性开支,即使你想到了,也很难准确测算,比如小孩的教育成本。调查显示,有73.94%的人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是最大的家庭开支,这多少折射出当今中国教育的一种无奈。对小王和小顾来说,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始终处于焦虑中。“公立学校的学区房价格高得吓人,开支不少。”左右权衡后,小两口决定把儿子送往私立的幼儿园,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学费尽管比公立学校贵了不少,但毕竟教育质量还可以,也省了不少的心。“两年后,老大就要上小学了,老二也要上托班,到时候怎么办还不知道呢。”
“我们单位有一位母亲,孩子考上了名牌民办小学,但离家较远,她咬咬牙在学校附近租下月租近2万元的房子,举家搬去。暑假最后一个星期,她特地请了年休假,来到新家,陪着孩子提前‘进入状态’。”小王说,为了孩子,现在的家长都“很拼”,这还只是小学,今后读初中、高中,甚至出国留学,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当然,还有一种隐形压力就是精神压力。孩子的哭闹,老人的疲累,夫妻间的口角,都是抚育孩子过程中躲不掉的“茶米油盐”。然而,尽管百般辛苦,小王说,自己每次晚上加班回家,看到两个孩子粉扑扑熟睡的脸,都忍不住要亲一口。想想未来,左手牵着儿子,右手拉着女儿,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为了这样的天伦之乐,辛苦一些又有何妨。
中国的二孩家庭,幸福就这样在纠结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