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4日电 13日,一条“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消息,让苏州工业园区一夜间重聚万千宠爱。这是国务院继1994年发文批复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后,第二次专门发文为园区发展做出重大部署。在数次申报冲击“自贸区”未果之后,苏州工业园区终于争到了“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这一“领先身位”。而为这一天,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努力了数年。
勤于自省的 “学霸”
提到“苏州工业园区”,它总和“优等生”、“学霸”紧紧相连。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经验”。有了课题,苏州人把老师请了进来——1994年,中新两国“订制”的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园区破蒙上起了“洋学堂”。
“学霸”有多用功,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办(它是园区为学习外国经验而特设的机构)的一张表格列出了20年来160多批3000多人次的学习内容,最高峰时几乎一年365天都有园区人在新加坡学习。
“学霸”有多成功。20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发展之路,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但“学霸”其实压力也很大。早期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最大、也是唯一的旗舰项目。后来,又增加了天津生态城。目前中新双方又在谋划新的合作项目。园区过去的唯一性优势不断发生变化。
而从开发区层面来看,也是这样。统计数据显示:目前230多家,国家级开发区不断扩容。而中国的开放战略也在从早期的沿海,向沿江沿边,全面推进。开发区的扩容,也带来了各地对开放资源的渴望和竞争。同时,国家级高新区也扩容到114个。
“学霸”之所以“牛”,“勤于自省”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两年前,一道名叫“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的课题,摆上了苏州工业园区领导人的重要议事日程。
从2013年10月8日成立专题工作小组,正式开题,到如今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修成正果,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走过两年多时间。
全程参与申报过程的苏州工业园区研究室副主任沈卫奇认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不光是一块牌子,一句口号,一顶帽子,而是实实在在、将引领园区未来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
“学霸”的后20年
因为这个“领先的身位”,苏州工业园区的后20年时代给人无限期待。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未来,苏州工业园区要实现“三大目标”: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化开放合作示范区。
围绕这三大目标,苏州工业园区要在未来若干年内完成“五大任务”:建一个更棒的开放合作示范平台,建一个“微笑曲线”更深、动力更强的产业化升级示范平台,建一个更开放更国际化的创新驱动示范平台,建一个更精简更高效的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平台,建一个更生态宜居的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平台。
那么苏州工业园区此次获批的“开放创新综合实验”,和大家熟悉的“自贸区”又有何区别呢?
沈卫奇的解读是,自贸区的最大特点是服务业的开放。与其相比,苏州工业园区的优势是产业和城市基础,社会形态成熟的开发区,城市化进程完整,如果搞服务业开放,就蕴藏许多的需求。
“现有的产业怎么升级,自贸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苏州工业园区的外向型经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示范和引领、探索,意义重大。” 沈卫奇认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在沈卫奇看来,苏州工业园区依托母城搞开发,城市化比其他开发区更加成熟,规划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健全。如何在未来发展中,把产业元素和城市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互动并进,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也代表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苏州工业园区既不是简单的自贸区功能的复制推广,也不是自创区的政策功能推广,而是把这里面有益于园区未来发展的政策功能进行叠加,最后形成辐射和示范。沈卫奇认为,这样才能构成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特色。
有专家据此认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不仅对江苏,乃至对全国200多个开发区在新常态下学会利用“存量”谋求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新网产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