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人民币汇率创两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8月13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大跌逾200基点,一扫连日来持续上涨势头。业内普遍认为,在岸与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双双出现明显波动,或许受到最新公布的9月进出口数据、人民币短期上涨过多等多因素影响。
在人民币连续多日上涨的趋势下,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出现“八连升”,报6.3231,较上一交易日6.3406中间价上调173个基点,上调幅度为0.28%,成为自2014年11月以来最大升幅。
然而,开盘后,人民币在上一交易日收盘价6.3230的基础上,迅速走低,盘中始终处于震荡下跌趋势,尤其到尾盘时,人民币对美元再度明显下跌,最终收于6.3429,下跌幅度达到0.31%,回吐上一交易日涨幅,成为自“新汇改”第二日即8月12日以来最大跌幅。与此同时,昨日人民币成交额则明显增加45%,报212.99亿美元。
离岸市场(CNH)人民币同样遭遇大幅下挫,昨日盘中最大下跌244个基点至6.3470,幅度达0.38%,截至发稿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势虽有所缓和,但仍处于低位,人民币对美元为6.3378。
而在本周一,在岸人民币汇率则出现逾200点大幅上涨,创逾两个月来新高,当日涨幅为3月19日来最大单日涨幅。
对于两日来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的表现,某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道:“虽然两岸市场人民币都出现了明显贬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离岸人民币汇率反超在岸汇率这一现象并未改变,说明外部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已经从根本上有所缓解,并未受到进出口数据的明显影响。”
昨日上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9月出口出现改善迹象,然而进口却进一步恶化,连续第11个月出现负值,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下跌时长。
对于昨日汇市波动是否受到贸易数据的影响这一市场普遍关注问题,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撰文称,现在不宜对此数据做过多解读。
“出口数据本身波动较大,而且还要考虑假期因素影响,人民币贬值也给人民币计价出口带来些许波动。”欧乐鹰认为,尽管出口下降会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但其仍然认为中国政府愿在更长时间内维护汇率稳定。
至于进口加速下滑,欧乐鹰则认为中国内需的疲软被夸大了。因为进口下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石油、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就数量来看,中国的进口实际上略有好转,不过铜与铁矿石确有落后于趋势的迹象。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高级经济分析师全德健则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预计短期内人民币大规模或持续贬值的可能性相当较低。但在人民币日益市场化的趋势下,汇率的双向波动将更为常见。
8月11日新汇改后,鉴于人民币汇率更加以市场发展和市场动向为基础,对于管理外汇风险以及市场风险提出更大挑战,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并不具有贬值基础。
事实上,种种迹象表明,自8月11日以来市场对于人民币强烈的贬值预期已经开始明显淡化,随着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进入冲刺阶段,业内普遍预期,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企稳并反弹。
10月9日,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智利利马举行的IMF会议上再次强调,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近期人民银行实施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决定程度。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更具有弹性,双向地浮动,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易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