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面临着“出生易、成长难”的尴尬

来源:上海金融报
2015-10-13 20:17:31

目前,上海华瑞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已全部获批开业。媒体实地采访了解到,围绕股东企业和地方特色,这些民营银行各自摸索业务方向,在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高效和差异化金融服务方面,体现出试点的初衷。但与此同时,民营银行面临着“出生易、成长难”的尴尬。

这些民营银行遭遇的“成长烦恼”,主要表现为客户信心不足、经营风险较高、公共数据资源支持有限,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来自民营银行自身,毕竟,民营银行的投资者都是民营企业,与国有银行或政府控股的银行相比,缺乏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容易冒进,也容易引发社会对其诚信的担忧,害怕“搞不好一些老板遭受金融债务危机而"跑路"”。

除了民营银行自身因素的羁绊,外在环境的不够理想也在拖后腿。民营银行大多对网络化经营模式情有独衷,放贷手续相对简便,这就使得其对客户各方面信息,如企业进出口、税收等的了解愿望甚为迫切。可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公共数据在各地并未完全开放。还有,一些采取纯网络经营模式的民营银行并不设立实体网点,在开户环节中,无法通过柜台方式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而在目前,一般银行不能通过远程方式为客户开立支付结算账户。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民营银行在经历了诞生之初的欢欣鼓舞后,正承受不小的挑战。既然民营银行的“出生”是时代的需要,无论对于经济振兴还是金融变革都不无现实意义,那么,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呵护幼苗,尽力创造条件助其茁壮成长。而在对民营银行的扶助方面,时机与尺度的把握很重要,其越弱小,越需想方设法予以支持;与此同时,还需处理好公平性问题,要给民营银行“吃偏饭”,但又不能离谱。

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为商业银行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客户权益的保障加上了一把放心锁。目前,存款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千头万绪的工作要一件一件落实,但就当前来讲,较为紧迫的是首先围绕民营银行这样抗风险能力弱、社会信赖度尚不够高的机构,设计更为完善的制度,促之尽快纳入存款保险体系,方能更好地化解公众的不信任,支持民营银行放手一搏。

数据信息的扶持是帮助民营银行降低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当前,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央行征信系统与民营银行对接,引导民营银行与适宜的市场征信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各地政府职能部门要依照政务公开、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推动应予公开的公共数据向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社会主体开放,以方便民营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经营管理,积极防控风险。

民营银行的稳健发展当然还离不开必要的金融监管与一定的政策扶持。在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上,银监部门应本着有所区别、更加灵活的原则,合理设置监管指标与考核标准,以适当的硬性约束助推民营银行稳步成长。央行则应在远程开户等问题上为民营银行业务的顺畅开展铺好路。由于民营银行采取的是差异化经营策略,其所介入的业务领域往往是传统银行暂时不愿进入的,由此未免带来风险高、利润低的弊病,为此,在营业税征收、存款准备金缴存等方面,应考虑给予其一定程度的倾斜。